每年一进入盛夏,天热的人都没了味口,肉呀蛋呀都不想吃。
此刻,心里就想起那酸溜溜的浆水面,如果美美的来上一大碗,真是又解渴又解馋。
小时候,光知道吃,不知道这好吃的饭菜是咋做出来的。一次母亲做好了浆水面,她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几个狼吞虎咽的吃着,她乐呵呵地说:“娃娃们!妈做的浆水面真合你们的口味。但你们也要跟妈学一学,要不然妈老了做不动了,或是妈死了,这么好的浆水面就再也吃不上了。”
“妈!你说的是啥话!听的人脑后凉森森的。”我放下碗筷,不高兴的顶撞母亲。在我幼小的心中,妈妈怎么能生病?没有了妈妈,我们又咋生活?
渐渐地,母亲老了。后来,真如她老人家所言,母亲她不幸得了脑梗,连厨房门槛都跨不进去了,再那里有飘着妈妈味道的浆水面。
那些年经济条件差,没钱给母亲住院治疗,就四处打听乡村医生,找遍小偏方,也是母亲有好运气,踫到一位乡医,他用针灸推拿按摩的手法,把我母亲从死亡线上救下来。
看着母亲一天天康复起来,甚至能拄着拐扙颤颤巍巍进到厨房,她安详的坐在小橙子上,看着儿媳妇们做饭菜。见她们手忙脚乱的,自已也搭不上手,脸上一片无奈。
就在那时候,我忽然记起她老人家说过的话,“对呀!妈妈的好手艺不能丢了,趁她还能说几句,我何尝不“采访”母亲一番,留下妈妈的宝贵经验!”
我煞有介事的拿出纸笔,把母亲扶坐稳当,并叫来我老婆,看我整的那么认真,惹得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浆水是母亲做了一辈子的佐料,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诀窍。
先从材料入手,榨浆水,最好的蔬菜是毛芹菜、芥子菜和苦曲菜。将这些菜,洗净控水,切成小段备好。然后在锅里烧开水,将冷水中拌成的面糊糊倒进开水里,调少许盐,待面汤滚以后,将备好的蔬菜一古脑倒进锅内,如果菜老成多煮一会,若嫩菜,则在汤中翻腾一下就舀出来。
浆水要有好的引子,过度发酵的不好,有怪味。将舀出的浆水稍微凉一凉,就把引子倒进去,轻轻搅动一下。
盛浆水的器具也有讲究,铁、瓷器都不好,更不能装进塑料器具,最好是瓦罐。将装好的浆水放在朝阳的地方。天冷了,还得在浆水盆外裹上保暖的东西。
就这样,一盆浆水加工完成,热天一昼夜,冷天二三天,酸溜溜的浆水就大功告成。
母亲还特意提醒,盛浆水的家什见不得荤腥,以免浆水变质。
记得那晚,我紧写慢写,还跟不上母亲的叙述。
时间过得真快呀!母亲都去逝二十多年,但她传下来的厨房手艺还不断地延续在我家。不管是外出千里读书的,还是长年出门打工的,家里的浆水面,是梦牵魂绕在他们心头的美味佳肴。论价值,浆水上不了台面,论贵贱,平谈的浆水更不值得一谈。
但那酸酸的浆水面,漂着妈妈的味道,漂着淡淡的乡愁。
现如今,大鱼大肉早上了千家万戸的餐桌,但平淡的浆水面总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暇想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