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韵东芳的echo)
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来激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鼓励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后来发现其实它完整的句子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你有危险了!那不是知识的海洋,是个知识的泥潭。
更要命的是后面还有一句: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知道这个道理还这么干,那不但危险简直就是完犊子了!
网上于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到底是学还是不学呢?
其实我觉得,庄子不是不让我们不学习,而是让我们懂得术业有专攻,循道而学,掌握规律,举一反三的道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集中精力研究自己擅长的领域。
我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这几句话后面就是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日复一日解牛,最终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屠夫,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解构他的世界,进入了见牛不是牛的境界,牛在他的眼里,无非是一堆骨头、皮肉,而他在解牛时的音律节奏、动作美感以及从容不迫的态度,带给文惠君的是一场高级的声色目的享受。所谓迎刃而解、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目无全牛、切中肯綮、善刀而藏等等著名的成语,皆发于此。
庄子接着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做好事,不要为了追求出名,做坏事也要以不犯法为底限。缘督,就是顺着空隙,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什么事情都不要过分追求,这样就可以保全自己,身心有益,可以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