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别论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太阳经气独盛而至,出现气喘、虚浮之气上逆,是阴分不足而阳分有余,表里都应泻除邪气,取下肢的俞穴(如膀胱经的足太阳俞穴)。阳明经气独盛而至,是阳气重复聚合(过盛),应泻阳分、补阴分,取下肢的俞穴(如胃经的足阳明俞穴)。
藏独至:“藏”通“脏”,此处指对应经脉的经气独盛而到来;
厥喘:气逆而上的气喘;虚气逆:指邪气导致的虚浮之气上逆(非正气虚);
下俞:下肢的俞穴,俞穴为经气输注之处,是针灸常用取穴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