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曼,还在从事之前的工作,打电话销售车险,一直都没有突破,吃不饱饿不死。这两年看我转行从事心理行业,觉得还不错,想跟我学习心理咨询。我问她为什么还不行动?
她说:认识我之前就喜欢买很多心理学的书来看,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没有找到行动方向。现在想行动了,但是讲到钱,她又找了个理由逃走了,最后没有跟我学习心理学。想想我们认识已经11年了,她还没有开始从事她喜欢的心理行业。
在2010年时,我把她邀请到我做投资的团队,成为了我的下属。做了3个月,她说不合适去做了保险。2年后,我做了总监,她在原来的公司打电话销售保险。一直做着电话销售,运气好一个月过万,运气不好就只能吃存粮。之后,我去创业了2次,她还是做原来的电话销售。
她与我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呢?
不敢选择、自我设限、害怕改变、目标感不强烈,可能都有吧。
很多善于逃避的人,搁置危机的人,总是寻找借口不去解决根本问题的人。是否知道,其实你正在做一个选择——在前面创造一个“我的生活没有问题”的假象。很多时候,人面对困难或者改变时,会本能地逃避的。心理学告诉你,这就是人的自我防御。
你用懒、借口、逃避来解决暂时的困境,这只会获得暂时的安稳平静,后面可能你要面对的将是滚雪球一般的问题、积重难返的人生、更大的代价。
一、害怕改变,不愿付出
对于部分人来说,“懒”是一种防御。在意识层面上,这些人可能会表示自己只是“害怕麻烦”,但在潜意识层面上,他们真正恐惧的,是可控且安全的生活节奏被打破。用来作为逃避的一种手段,沉迷于营造自己优于他人的假象。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的想法。
任何提醒他们不如别人这一点的人或事物,他们都会坚决予以排斥。这种焦虑,来自于对未知不确定的恐惧。
1、害怕失败
懒散的人长期处于不努力的状态中,内心深处可能是害怕努力后仍然会失败。他们害怕如果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不足,以及不想被他人发现的一面,将会暴露在众人面前,而那对他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他们认为,更好的做法便是不要尝试。不去踏出尝试性的一步,拒绝追寻更好的生活,就永远不会失败。他们就可以继续告诉自己,“这不是我失败了”,而是,“这是我从未尝试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懒”起到了安慰的作用,维持了这些懒惰者不稳定的自尊水平。
2、害怕成功
害怕失败可以理解,害怕成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话看似很矛盾,实际却又很现实。因为成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也意味着一旦失败就会失去的更多。它是你平时内心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很多人认为:只要我不去尝试,我就不会失败。不失败,就不会有更大的损失。
许多人抗拒勤奋,是在用懒散来避免成功,因为自身的成功意味着被他人攻击的风险。这种动机在女性当中较为常见。由于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偏见,一些女性会不敢承认自己的成就。她们认为,成功不是作为女性的自己应得的;自身的成功会挑战现有的权力架构,打破目前的人际关系平衡,带来冲突与危机。“懒”是她保护自己、维系关系的一种方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妨碍心理。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受恐惧心态的约束,想成功,又怕失败,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干脆就害怕成功了。面对机会时,总是犹豫不前,前怕狼后怕虎,总想确保万无一失才敢试一试。但是,现实是,机会不等人。你不要,别人就会立马去抓住。
3、害怕期望
“懒”可以让人规避很多不想做的事。通过塑造“懒人”的人设,人们不仅能够逃避期待,还能够享受隐秘的控制感。人们在接触到一个懒散的人时,本身就不会对他有很高的期待,从而更少地将任务分配给他。这也使得他可以轻松逃避原本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们会有一些心理体验:经常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靠得住。听到别人对自己说鼓励的话,立刻会感到压力和紧张。通常不愿意去表演或是展示自己。如果一定要展示成果或登台演出,倾向于一个人默默准备。比起被看好,宁愿被低估。会表现得很谦虚,甚至隐藏实力,只为避免他人对自己有较高的预期。认为一旦无法实现他人的期望,自己就彻底完了。
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陷入一些困境:在社交、合作关系中时常感到压力很大。在社交方面退缩,更可能在有需要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无法及时得到老板、导师或前辈认可,错失重要的发展机会。自己不那么好的一面很容易在交往中被戳到。很难找到真正欣赏自己的朋友或伴侣。
很多人都认为,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期望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受到他人的认可和信赖。但事实上,积极期望也可能会让人心生恐惧。
二、自我设限
一个人倘若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那么,他永远不会有成功,命运也不会有所改变。安于现状的人,只会消磨人的志气,对生活工作没有激情。它会让人产生畏惧心理,让人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勇气和信心。
对于这类情况的人,最大障碍是自我设限。自我设限的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产生负面想法。有的人总是在突破自我的极限,而有的人却一直在为自己设定边界,画地为牢。所谓自我设限,是指外界没有限制,人却在本身心田配置了一层层的枷锁,使本身墨守成规,不敢有任何超越,从而阻碍了本身前进的步骤。
自我设限源自于那些掩藏于恐惧之下的观念。
1、无能为力
在生活中,我们都曾遭受过挫折,有些厄运来得让人措手不及,觉得对于结果无能为力。不敢主动要求升职加薪,老板安排做什么职位,就去做什么职位,即使不擅长不喜欢,也不想多说一句,怕丢了工作。害怕交朋友怕被拒绝,干脆不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默许自己不善社交。从不冒险,一点也不想。
2、随波逐流。
不主动承担责任,不自己做决定,这样过得安逸又不用操心。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找个家人觉得适合的结婚。随波逐流,从来不问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吗?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让生活变得不一样,按照自己初衷过自己的日子?
3、没有希望
很多人遭受过太多挫折,面对生活就会有一种习得性无助。于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暗示自己:我什么都做不好。
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很难成功,害怕失败,害怕改变,害怕无法控制局面。我们生活中所有的厄运、困难、生离死别、背叛、敌意,不会因为不主动去接触,它们就会消失或流逝。如果人失去了希望的源泉,就会变成一滩死水,结果只会越来越糟。生活已经这样,尝试着去改变一下,能有什么损失呢?
4、不再听从内心
如果拥有富足的物质就是幸福,很多人不会觉得空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内在的平静。很多人都知道,幸福不在外在而在于内心的富足。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提出幸福包括: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积极成就。
意思是说,你现在拥有的这些,能不能让你保持愉快的情绪?你是不是很喜欢保持投入?在你的人际关系里是不是经常让你觉得很温暖?你有成就感吗?你觉得做的现在这些有意义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内心声音是什么。
5、不敢踏出界限
有固定的生活、固定的工作。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铁饭碗”,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不要轻易换工作,不要轻易改变,现在的这份工作挺好的,换来换去会给别人指指点点的。如今长大了,想要改变了,却不敢改变。呆在舒适圈里比较安全,也能将就,越将就越不敢改变。对新鲜的事物不感兴趣,不敢接受挑战。
给自己画地为牢,安于现状。
三、跳出舒适圈,迭代成长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没有你的同意,没有人让你以为你低人一等。”
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在心理上为本身所设定的高度。假如你认为本身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那你的一生就注定要平平淡淡;假如你认为本身注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那么你一定可以或许取得不凡的成绩。
现在市场变化太快,时代推着你往前走,你现在不变,以后肯定也要变的。以其被逼改变,不如主动出击,跳出舒适圈寻找机会。只在当你跨出舒适圈以后,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圆圈变大,视野扩大,认知扩展,你才有可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到了2016年觉得大环境变化太快,之前那些能力都用不上了,到了必须更新技能的时候。于是我离开了原来熟悉的行业,熟悉的管理岗位。重新开始学习,那时候的我写作能力为0、阅读能力为0、一技之长也是零。报了很多课程,学习PS、PPT、演讲、视频制作、写稿、写文案、心理学理论、技术。把自己打磨成会读、会写、会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
试错了几个个行业,做过健康行业,做过美肤养颜。2019年才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是心理行业。通过心理学去帮助别人,我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时候才算迭代成功。
是我要从零开始的决心。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很少会想到失败。即使失败了,我也能接受最坏的结果。比如,大不了退回去打工,几千元一个月的月薪,也不会饿死。但如果我不去做这一步的尝试,我的人生一定是会后悔的。这是我给自己行动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