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语文,用来印心
我不想羞羞答答地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我渴望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心灵的湿润和颤栗。于是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盈盈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中的场。
好课的三重境界
1.学问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界也。
2.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即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
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存在不同的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为第一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止无痕,因此,好课的最高境界是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