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课的三重境界》
1.你的人生存在于课的每一个当下,课的每一个当下成就了你的人生。
2.糟糕的,浮躁的,粗野的,暴力的语文课成就了你糟糕的,浮躁的,粗野的,暴力的人生。反之,诗意的,宁静的,温婉的,优雅的语文课就成了你诗意的,宁静的,温婉的,优雅的人生。
3.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我就是课,课就是我
4.语文要有自己的风格
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考)
6.倘若我们的语文照亮了学生的生命,也必将照亮自己的生命。
7、我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不同的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好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8、第一重境界,关键一个“在”字。我“在不在”课上,这很重要。……严格地说,第一重境界,应该是“思在”之课。这重境界的实现,关键在于尊重自己的独立思考。上经过自己思考的课,才能进入佳境。
9、第二重境界,关键是一个“如”字。“如”者,不仅谓“好像”之意,更谓“适合”之意。课的风格,就像你的性格,你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风格就是“本色”。本色的课拒绝机械模仿、拒绝东施效颦、拒绝削足适履。人格的率真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庄重一定表现为课的严谨。实现这重境界,关键在于上最适合自己的语文课。
10、第三重境界,关键是一个“即”字。“即”者,“当下”也、“实现”也。……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的每一个当下……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诗意,就是自由,就是深深的幸福感。要实现这种境界,关键是要保持清明的觉知,全然活在语文课的每一个当下。
11、其实,好课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课的诗意境界,也就是人生的诗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