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大学”板块里,
今日最显眼的海报是:“入行头三年,让你的未来更值钱”
你向着旁边一滑,职场,培训,互联网,商学院,生活研修...
应有尽有。
各行各业的职场男女,像土味吃播里的大胃王一样,
急匆匆的塞入各种知识。
我还没醒悟的时候,
又一个疯狂的时代开启了。
1.
卷土重来的学习热潮
大概二十多年前,多个城市学校内的操场上,
疯狂英语横空出世,带领成千上万的学生,社会精英,
引发了一批攻读英语的热潮,
连我这种不怎么爱学习的人,
都被我妈带到新华书店花二百买了套英语VCD然后放在家里吃灰。
而更多的人,聚拢在操场上,在清晨里,在寒风中怒吼英语。
这种影响穿过二十年,直至今天还没有散去:
清晨的大学校园走一走,国旗杆地下没准就能碰见一个。
他们唾液横飞,喊声震天,宣誓着那个时代对于知识来临前的特有渴望。
如果说对知识的渴望适用于上个时代,
那么这个时代,人们更加疯狂。
2.
你也一定想买的“进阶秘籍“
早晨的地铁里,他们插着耳机,我偷看一下,上面是英语学习APP。
午间饭后,他们拿着ipad,网易云课堂的老师长得并没有我想象的丑。
上厕所时,屏幕界面要停留在知乎,最好文章不要太短,还要方便收藏。
夜深人静,举起KINDLE,今天又有新书打折,先买了再说。
这个时代在飞速的向前,快到“60分钟改变一生”“三节课让你重回巅峰”
——很多年前这种标题,你甚至只能在地方台的肾药保健品广告上听过。
明清期间,膏火成教师收入首要来历,
并多与学生家长们一起协商而定。
学生每人每年通常交80斤到120斤小麦,一名塾师一年可得2000斤小麦。
如今的人大喊着:“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支付宝支付成功的一瞬间,
你嘴里的微笑仿佛知识已经进入了脑子。
3.
难以抑制的知识焦虑。
一份针对知识付费的调查中,有近半人认为效果“一般”,
而12.3%的人表示不满意。因为:
——“老子花了钱买到的东西,原来免费网站上也有。”
买来的网课开始了才发现,只是资料的复读机。
心理学家曾发现,很多25岁到40岁的高学历人士,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的情况下,突然失眠、焦躁、尿频和呕吐。女性甚至停经。
而且,每天高强度工作,不断的收集各类消息的人,更容易成为知识焦虑人群。
每个人都担忧成为文明巨轮前行之下的牺牲品,
知识的得到看起来也更加丰富。
但它会造就恐慌。
在这个时候,知识本身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或许快感变成了与知识的互动
——交钱,然后换来一段时间的安心。
即使知识焦虑算是个新词,
但缓解焦虑的方式依然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老方子:
1.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
2.每天保证睡眠8小时;
3.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
4.每天的工作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5.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分钟;
6.每天饮水量要超过3000毫升;
7.生活有规律,减少娱乐,严禁饮酒。
看起来每项都很简单,
但你要是真的做得到,你又怎么会焦虑呢朋友?
相信我,能够睡一个好觉,有时候也是一种快乐。
END
情说,相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