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镖局(下)
在场诸将齐刷刷的盯着唐鹤征,看得他满头大汗,俞大猷对这个人选确实满意,不过这对读书人来说,确实很毁前途,便问道,“元卿,你果真无意科举?”
唐鹤征前时一直受俞大猷调教,已经是被打怕了,这时见俞大猷和颜悦色,有些受宠若惊,答道,“世侄自幼不好文章,偏爱弄刀使枪……”
“唔……”俞大猷捋须思考一下,问柴炅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克远所言,亦是实情,镖行之事,旷古未有,所需甚巨,何以解之?”
后世做销售之人,入行必学言术,言术之要,必在随机应变,也就是说,一定要根据双方之间的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重点。
所谓预定说话要点,不过是战略框架而已,真要是对话过程中生搬硬套,那就不是权威而是蠢货了。
当下答道,“镖行首重声誉,先生当以军中高官名义赐匾,合军中将兵入资,可占大股,日后有人问起,亦有帐可寻。”
诸将地位谁最高?书法谁最好?众将目光对准了俞大猷。俞大猷寻思自己书法虽然上得台面,只是自己一介武官,又是福建人,怕在这状元遍地阁臣满山的江南地界压不住台面。
而且倭情遍布东南,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要带着队伍去会稽甚至八闽南粤了,虽然这对镖行以后发展有利,在这开业伊始之际,却有些不大妥当,当下他便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父亲大人行吗?”唐鹤征怯怯的问。
柴炅摇摇头,若只是为后世名誉想,唐顺之当然可以了,十项全能且不说,单是民国枭雄吴佩孚的一句话:“今日寇益深,岂更有荆川先生者乎?”已经可以让他彪炳史册了。此时镖行未创,急需位大权尊之辈背书,这位置唐顺之作为前任会元离职翰林编修可还不够格。
另外几个卫所出身的将官也纷纷提出人选,可惜皆是知府分巡道之流,最多不过致仕巡抚,要说在江南士林的声名,还不如唐老爷子。莫说柴炅,连俞大高手都连连摇头。
这时,坐在俞大猷上首的刘显咳嗽两声,见众人回头这才开口道:“南都兵部尚书够吗?”
轰!!!军帐中忽然晴空霹雳,落下一阵雷来,打得帐中诸人外焦里嫩,半天没回过神来。南都兵部尚书啊,他们的顶头上司啊!大明朝分管南都四十九卫的大兵头啊!
对南方诸省的武官任免稽核还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南都守备太监,提督南都军务勋臣合称南都三巨头之一,即使到帝都去那也是响当当的名头。
现任兵部尚书名讳张鏊,分管南方军事,抗倭战事是其工作重点,稳定军心必然关注,且他又是科举文官出身,于江南士林有着极大的带头模范作用。
俞大猷率先清醒过来,首次抱拳行礼道:“刘大人,事关我军健儿退路,尚请大人明示!”
刘显抱拳回礼,“俞大人客气了。张兵部与我乃是豫章老乡,未第时与我相善,与我有师友之谊。后我浪迹江湖,直达川蜀,幸得义父收留,传我武艺,方才安定。
兵部及第后,游宦粤辽,终入南都掌戎,我在义父处观阅邸报,始知他下落,试以书信探之,孰料兵部顾念旧情,恰逢新募振武营,便谕我招募蜀中健儿,直入振武营坐营,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众人恍然大悟,以前以为刘副总兵独以矫健刚猛得用,孰料还有这层关系,难怪这几年升迁这么迅猛,原来是朝中有人且会经营。
再看俞大高手,征越平琼,深得毛伯温,欧阳必进等人赏识,却不知逢迎,几番被贬,军功远超刘显,却只换得正副略胜。有几人心中就有了别样小心思,望向俞大高手,多了几分怜悯。
俞大猷却不管这些,他心中只有给部下找到退路的欣喜,道:“刘大人可有把握?”
刘显矜持道:“闻总戎移镇湖西在即,若能待吾数日,其事必成,不过……”
俞大猷也算是深知刘显为人,兵事外贪利图益,不过兵事上却尤为谨慎,当下慨然答道:“好,就等大人十日,若大人此事得成,猷之所有,大人概可取之。”
“好,一言为定!”刘显跃然而起,“总戎可静待佳音了。”
这时柴炅想到,柴富的包裹里还有近三百五十两银子,而从后世的经验看,这次的镖行之举,又是与军队合作,又是新兴产业,肯定是稳赚不赔的,道:“在下愿出白银三百两,忝列其中…….”
这一下,又把将官们炸晕了,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地道的风投啊,那么,这三百两到底可以抵多少股份呢?于是,十几个人围着桌子开始争论股份的划分起来。
无奈变数太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商定了大概的框架:1,军队股份总额要占据五成以上,包括归乡军兵的股份;2,民间及民间高手股份不能超过五成;3此次股份划只定总行的,以后分行股份除总行控股以外,其余股份由当地驻军及士绅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