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面括号里的字用本义的是( ).
A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B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
D倉廩(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
正确答案:A
解析 A(P91)。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字本义的把握。A项“關”用其本义,意为门闩;B项“斗”本义为带柄的酒器,句中意为“星斗”;C项“道”本义为道路,句中意为“道理、规律”;D项“虛”本义为大丘,句中意为“空虚”。
2.(单选题)下面加括号里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C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D延頸而鳴,(舒)翼而舞
正确答案:C
解析 C(P93)。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字的引申义的把握。C项“防”意为“禁阻”,是其引申义,其本义为“堤坝”。A项“信”意为“言语真实”,用其本义。B项“節”意为“竹约”,用其本义。D项“舒”意为“伸展”,用其本义。
3.(单选题)下列句中,“引”用本义的是( ).
A項羽乃悉引兵渡河
B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
C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D且引且戰,連鬥八日
正确答案:C
解析 C(P89)。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字词义的把握。C项“引”意为“开弓”,是其本义。A项“引”意为“率领、导引“,用其引申义。B项“引”意为“延请”,用其引申义。D项“引”意为“退却”,用其引申义。
4.(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問”用本义的是( ).
A子入太廟,每事問
B伯牛有疾,子問之
C淑問如皐陶,在泮獻囚
D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正确答案:A
解析 A(P94)。本题考查的是对常用字词义的把握。A项“問”意为“询问”,用其本义。B项“問”意为“慰问”,用其引申义。C项“問“意为“审问”,是其引申义。D项中“問”意为“责问、责怪”,用其引申义。
5.(单选题)“舒”的本义“伸展”与引申义“緩慢”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似關係
B因果關係
C動静關係
D時空關係
正确答案:C
解析 C(P92)。本题考查的是对引申义与本义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舒”的本义是伸展,是一个表动态的词,其引申义“緩慢”是一个形容词,是由伸展这一动作引申出的相关的状态。
6.(单选题)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同义关系的一组是( ).
A發一遣
B問一詢
C恭一敬
D震一振
正确答案:D
解析 D(P91)。本题考查的是对同义词的把握。D项、“震”和“振”,在读音上相同,意义相近,是同源词关系。
7.(单选题)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存在情感色彩差异的一组是( ).
A視一望
B飢一餓
C唯一諾
D恥一辱
正确答案:C
解析 C(P106)。本题考查的是对同义词差异的把握。C项“唯”“諾”在表示应答之声的意义上同义。但“唯”带有恭敬从命的感情色彩,常用于答应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諾”常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或更低一些的人。二者是由于感情色彩不同而引起的差异。A项“視”和“望”在表示看的意义上同义,但看的方式各不相同。“視”强调的是看的动作。“望”指的是抬头向远处看。二者是由于性状情态不同而引起的差异。C项“飢”“餓”在表示吃不饱的意义上同义,但词义轻重程度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餓”是严重的飢,指的是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二者是由于程度轻重不同而引起的差异。D项“恥”“辱”在表示侮辱、羞耻的意义上同义,但组合功能不同。“辱”的意义是双向的,既可以表示侮辱他人,又可表示自己受辱。同时“辱”可以接受表示被动的词“見”的修饰。“恥”的意义是单向的,只能表示使他人受辱,而不能表示自己受辱。同时“恥”不能受“見”的修饰。二者是由于组合功能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8.(单选题)下列各组词中,是绝对反义词的是( ).
A左一右
B動一靜
C甘一苦
D長一短
正确答案:B
解析 B(P113)。本题考查的是对反义词类别的把握。根据反义关系的特点,反义词可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绝对反义词又称互补反义词,两词表示的意义互补,如“男”和“女”,“内”和“外”,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对反义词,又叫极性反义词,两词表示的意义处于两个极端,二者只在一定条件下互相排斥和否定。B项“動”和“静”为非此即彼的绝对反义关系。A、C、D项属于相对反义词。除了“左”和“右”之外还有“中间”状态;除了“甘”和“苦”之外,还有“不甘不苦”的状态;除了“長”和“短”之外,还有“不長不短”的状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才互相排斥和否定。
9.(简答题)填空题: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 ).
参考答案: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解析 (P100)。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10.(简答题)填空题: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 ),不若人有其寶.”
参考答案:皆喪寶也
解析 (P101)。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11.(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
参考答案:(P96)。“食”为动词,这里用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吃”。
12.(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参考答案:(P97)。“即”为动词,可译为“走近”,用其本义。
13.(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稱其讎,不爲(諂).
参考答案:(P98)。“諂”从言、阎省声,可译为“谄媚”,用其本义。
14.(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爲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参考答案:(P101)。“攻”可译为“治、加工”。
15.(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公問之,子家(以)告.
参考答案:(P96)。“以”为介词,可译为“把”,承上省略介词宾语。
16.(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
参考答案:(P97)。“之”用作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7.(简答题)填空题: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 ),三不祥也。
参考答案:用而不任
解析 (P117)。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18.(简答题)填空题: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缓門閭之政,而淫民説;不舉儉力孝弟,不罰偷窳,而惰民説;決獄阿貴强,而貴强説;左右所求言諾,( );事貴人體過禮,而貴人説。
参考答案:而左右説
解析 (P118)。今臣謹更之,不築蹊徑,而缓門閭之政,而淫民説;不舉儉力孝弟,不罰偷窳,而惰民説;決獄阿貴强,而貴强説;左右所求言諾,而左右説;事貴人體過禮,而貴人説。
19.(简答题)填空题:今子長八尺,迺爲人僕御,( )。
参考答案: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解析 (P119)。今子長八尺,迺爲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20.(简答题)填空题: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 )。敢煩里旅?
参考答案:小人之利也
解析 (P120)。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
21.(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景公使圉人養所愛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養馬者.
参考答案:(P116)。“解”可译为“肢解,分解肢体”。
22.(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景公使晏子爲東阿宰,三年,(毁)聞于國.
参考答案:(P117)。“毁”可译为“恶名,坏名声”。
23.(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爲大夫.
参考答案:(P119)。“怪”本为“奇怪”,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奇怪”。
24.(简答题)解释括号里的词:是時也,公繁于刑,有鬻(踴)者.
参考答案:(P120)。“踴”是指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即假脚。
25.(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爲)不祥也?
参考答案:(P117)。该句是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曷”作宾语,置于介词“爲”前,“曷爲”可译为“为什么”。
26.(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
参考答案:(P120)。“敢”是表敬副词,在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怎敢”。
27.(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既(竊)利之,敢不識乎?
参考答案:(P120)。“竊”是表敬副词,可译为“私下”。
28.(简答题)说明括号内词的词性和作用:《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其)是之謂乎?
参考答案:(P120)。“其”是语气词,表示揣度的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
29.(简答题)解释括号内字的词,并比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参考答案:(P106)。“誅”在古代汉语中指责备,现代汉语中指诛杀、杀戮,词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