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本书,豆瓣9.1分,在豆瓣图书排在第38,有超过5万人打分,其中60%打出了5星。书中所记录的,是我国西南的一座很普通的小城——涪陵。
这本书叫做《江城》,作者是一位美国记者、非虚构作家——彼得·海斯勒,他的中文名叫何伟。
何伟1996年到涪陵教书,两年之后,回到美国,把在江城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江城》,并于2001年在美国出版,成为当时很多美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2012年,中文版的《江城》,在大陆出版。
英国资深记者梅兆赞说《江城》:“如果你只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那就是这本了。” 《南方人物周刊》说:“ 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一个外国人,是如何写这座小城的,让《江城》如此受欢迎?
01用好奇的眼光,探索这座城
虽然我不是涪陵人,也没去过涪陵,但是在读《江城》的时候,有一种感觉,我在其他地方,也遇到过相似的风景、相似的人,但是我好像不会怎么去在意,因为太熟悉了。
何伟不一样,何伟对涪陵充满了好奇,他会仔细观察,去跟人们交谈,去聆听这座城的声音。
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城里的喇叭声“在十五分钟的行车过程中,那位驾驶员一共摁响喇叭566次。每分钟37次。”
有一段描写学校运动会的,“但还是有四分之一的选手在跑到终点线时倒地。他的朋友们会把他抬到所在系科各自设立的服务台前,会有人给他们端来热茶,递上宏声香烟。五分钟之后,他们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运动会,勾起曾经的回忆,但是在我经历这些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并不会特别关注,过去了,也不会特别回忆起来,要不是读到这段话,曾经的那些记忆也可能也仍然会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02 用真诚的情感,融入这座城
何伟把涪陵称为自己在中国的故乡,他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这座城市的旁观者,而是真的融入当地的生活。
他学习汉语,休息的时候进城,跟店里的老板交谈,从一开始,周围人对他的好奇,甚至有的有排斥,到后来慢慢接受他,跟学校外面小面馆的店主一家成了朋友,进城的时候也渐渐有了一些熟悉的人,他慢慢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他写到:
“春节的前一晚,“学生食家”一家人请我去吃晚饭。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传统上就是举家团聚的时刻——相当于美国的圣诞晚宴。”
“在涪陵的第二个年头里,生活中的一切全都变了样。……涪陵城也没有头一年那么肮脏和吵闹了,人们也友善多了。”
03用温柔的笔触,展示这座城
他在写给学生讲莎士比亚的时候,这么写到:“之前,我已经把这首诗朗读了无数次。但直到我站在涪陵的这些学生面前,聆听着他们思考这十四行诗的奇妙时的静默,才真正地听到了它。”
在写到长江的白鳍豚,他说:“数千年来,为了适应浑浊的长江水流,它们的视力几乎退化为零,只能依赖高度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目前,长江航道上船只往来穿梭,发动机的喧闹声一年胜似一年。白鳍豚因为技术而失聪,因为进化而失明,已经难以躲避危险,难以寻找繁殖对象。万吨级的海洋巨轮很可能彻底毁掉这个物种。”
写到自己被开除的学生到深圳打拼,他说:“可在这个快速崛起的城市里,他什么也没有——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关系。”
在写 自己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候,他写:“我逐渐地认识到,这也许是当地人身上最令我敬重的一种品质:他们对教育充满了无限的尊重,在这样的地方教书,感觉真的很好。”
在长江看到两边的农作物,他感慨:“这真是艰难的求生之地。就连种植庄稼最成功的农户——两层的正屋,宽大的猪舍,宽大的水泥街檐坎,屋后的山坡上斜躺着几块玉米地——无不都在昭示着,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种植庄稼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类似这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和描写还有很多,何伟就是用这种好奇的眼光,真诚的情感,温柔的笔触,展现了西南小城涪陵,让我了解到了90年代的那个小城,也找回了曾经的记忆,让我对我们无比熟悉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想,何伟的《江城》之所以能打动人心,这也是其中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