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知能愿归类整理

课程章节:

日期:

分享者:

知识点归类情况

一、属于“知”层面:

(一)属于“信息缺失”类:

阻碍独立思考的四个思维误区

①自我为中心:由于个人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影响,我们选择性关注我们关心的信息,而自动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

②盲从信息:把信息低幼化、情绪化、直觉化,以便观众易接受,导致一味地接受信息

③眼见为实:以为接受的信息就是全部,基于此做判断,忽略“看不见的假设”

④简单归因:通过个例简单归因

(二)属于“认知水平”类

1.我们要关注信息讨论的究竟是什么,而不是被自己的感觉带偏

2.对于接受的信息,有意识地甄别是不是有可靠的证据

3.每当我们听到别人说一段话,就要想想对方在什么语境说这些话,有没有隐藏假设,企图影响你的判断

4.具体情境,如果同意这个观点,谁会得益,谁又会受到伤害。只要看到作者真实的价值取向,不容易被被牵着鼻子走

5.把两个相关的事情认为是因果关系,这种推理上的“骗术”,一般称之为“逻辑谬误”,常见的谬误还不止这一种

二、属于“能”层面:

拿到信息,不想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首先,找出论证三要素,这讨论的是什么(论题),对方想让我们相信什么(结论),如何证明她是对的(理由)

其次,理由是不是可靠的证据,证据有哪些呢?这段话隐藏假设是什么呢?

最后,理由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是什么逻辑谬误呢?

三、属于“愿”层面:无

(一)属于“外部驱动”类

(二)属于“内部驱动”类

四、混合类或分不清类:

同意这个观点,谁会得益谁会伤害,属于“愿”,但属于内部驱动还是外部驱动,要具体分析

五、链接到的其他知识点:无

六、你的新收获或感悟:以前理解不了,老重复读一文,都是读过的文有啥看的。现在我想说,这文真香啊,越复习越香


课程章节:独立思考之四大思维误区

日期:9.23

知识点归类情况

一、属于“知”层面:

(一)属于“信息缺失”类:

1. 思维误区

A、自我为中心:选择性关注关心的信息,自动忽略其它相反信息

B、盲从信息:别人说了你就信,没有甄别能力

C、眼见为实:只基于别人的信息做判断,没有察觉其中可能隐含了一些“看不见”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不见得正确或合理

D、简单归因:试图用简单的方式去解释一个复杂的现象或事物。

2、思维误区破除方法

A、自我为中心:讨论的是什么,对方想让我相信什么,对方怎么证明ta是对的

B、盲从信息:检验证据效力

C、眼见为实:发现前提假设——谁会受益,谁又受到伤害

D、简单归因:提防逻辑谬误——结论和理由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

(二)属于“认知水平”类

1.简单归因是思维误区还是逻辑谬误,思维误区的准确定义是什么,是不正确的思考方式吗?逻辑谬误是论证结论时的错误方法吗?可否这样区分,思维误区从逻辑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其它方面有缺失,导致思考结果不佳?

二、属于“能”层面:

1.前几天看到一个招聘启示,收入很好,工作很轻松,提成高达45%。别人问我的意见,我说哪一行的生意利润在给员工提成45%之后自己还有得赚,哪里有这么大的饼掉在面前,当年的P2P都不敢这么写。这个工作除了让你坑自己的亲朋好友还会有谁来上当。我觉得这就是自我为中心误区的破除,如果只看到利好的一面,风险都不看,很容易就栽进去了。

三、属于“愿”层面:

(一)属于“外部驱动”类

1.这世道骗子太多,武装自己的头脑就是保护自己的钱包

五、链接到的其他知识点:逻辑谬误

六、你的新收获或感悟:

1.简单归因是头脑偷懒,其它误区是见识不多,下意识而为之。所以要勤于动脑,也要多吸取他人的优秀思考成果,从来都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