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15|教育,须处处用心

早晨,当我再次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2辑《童年时光》的时候,依然被他描写的一个个教育场景所吸引,没有长期、深入的实践与观察,没有对教育和孩子的满腔热忱,是难以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的。

苏翁面对的,是和他在“快乐学校”相处学前一年时光的孩子。他们虽然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家庭都不怎么完美、和谐,有的孩子甚至身心深受重创。但,在苏翁的带领下,渐渐地对大自然有敏锐的观察,充满好奇和想象。他们学会了读写,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恩与回报,学会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总之,孩子们的点滴成长与进步,无不浸透着苏翁的智慧与情怀。

尤其是读到下面的文字:

学习者特别是低龄学习者的脑力和精力不是一口无底的深井,可以无限攫取。从这口深井里取水,应该运用智慧,并且要十分小心,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时常让孩子拥有充沛的精力。精力充沛的源头就在于观察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生活在大自然中,出自兴趣和求知欲而非因害怕老师提问而去阅读,进行探寻鲜活思想和语言之源的“旅行”。

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作为一年级老师的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智慧。

虽然我们每节课都有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但当我们心中只有知识,而忽略了孩子们的状态时,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尤其是我们面对60多个孩子,一定要利用好每节课的前20分钟。并且,不能光是单纯的读、写、算,需要将学习任务进行多样化设计。

与此同时还应该家、校、社共育,号召家长带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观察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精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育,须处处用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