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梳理会议程安排:
1,介绍会议目标和内容(5mins)
2,用户故事讨论,分解用户故事(10~20mins)
3,完善验收标准(10~20mins)
4,排定优先级,评估工作量(20~30mins)
SM 引导过程:
SM 开场明确会议内容,比如几个用户故事的讨论等等。
主持会议让PO解释用户故事给开发团队,开发团队根据PO 分享的用户故事,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分解故事,如需要分解,细化到最小的独立完成单元。并确保PO 和 开发团队理解一致。
用户故事分析并拆解完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用户故事的验收标准,这个工作由PO完成,开发团队以及敏捷教练为辅助。
验收标准完成以后,就可以排定用户故事的优先级,在backlog列表中,优先级的大小与在backlog中的位置相关。优先级越高的用户故事处于backlog的最上面,以此往下优先级越来越低。
用户故事被细化成一个个工作项后,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评估每一个工作项的工作量。通常scrum中工作量的计量方式通过斐波那契数列标定,即1,2,3,5,8,13,21,34,55。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通过扑克牌估点。针对每个工作项,开发团队的每个人都给出自己的扑克点数,最后经过大家协商讨论,给出最终的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作量评估的过程中,PO没有决策权,真正的决策权在团队的手上,大家协商一致,最终达成共识。
成果:
输出完整的当前Sprint的backlog, 和验收标准。
心得体会:
SM 在这次会议中,主要还是充当辅助的角色,帮助PO 和 开发团队以及 开发团队内部的沟通交流。是每个人对需求有一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