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的童年,经历了多少苦难呢?她从未见过她的父亲;曾经抚养她、后来遗弃她的玛利亚,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妈妈;她从四岁起就颠沛流离,常常食不果腹;七岁被遗弃在火车站,然后被修道院收养,和姐姐相依为命,在修道院里一呆就是十二年。逃离修道院时,十九岁的她目不识丁、身无分文,后来却传奇般的成为知名画家。当她向好友写信回忆苦难的童年,文字中却充满了纯真的温情,据说被马尔克斯惊为天人。
她写穷苦的孩子们以垃圾场为游乐园,用泥巴塑英雄雕像的故事;写穷苦人们在饥饿年代互帮互助,一起做大锅饭的故事;写她陪着玛利亚的私生子“小孩”在大塑料盆里玩耍的场景;写她和姐姐在火车站被遗弃的情景;写墨西哥城的火灾、写“小孩”被遗弃在河边的黎明、修道院里的各种惩罚……
然而,如此赤裸裸的苦难回忆读来并不苦闷压抑,这要归功于意趣盎然的叙事风格。文中没有流露出一丝仇恨。相反,成熟的思想赋予文字一种再造的力量,它驾驭着充满童心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画出一个斜眼小姑娘:她知道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中找到细微的光亮,还有她周围人物的群像,每个人的特点都在寥寥几笔间被精确勾勒。
书中还收录了艾玛的画作。据说她的画得益于多年的绣工活计,让她对色彩和结构驾轻就熟。她的绘画艺术是浓烈的、炽热的,有浓郁的南美风情,让人对那片土地心生向往。而她的文字魅力,我很难描述,一定要读了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