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在《从想法到产品有多远?》中讲了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故事大意是:
罗胖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朱羽君教授讲评大家的摄影作业。她刚说到某张照片哪儿哪儿有毛病的时候,那位同学就插嘴说,当时条件不允许按您说的那样拍。
朱教授停下来说:我不是在跟你讨论你的想法,我是在讨论你的作品。你将来到电视台做节目,你能站在每台电视机旁边跟观众解释,我这个镜头拍得不好,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不允许拍好吗?你的作品和产品是你和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
罗胖的这个故事,让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那是我刚工作不久,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满心欢喜,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上班后不久,赶上单位要召开一次全市相关部门的工作会议,我负责全市各个单位的协调沟通和大会布置工作。接受任务后,我依据已有的资料,编制了一份表格,把要协调沟通的事项一一列在表格里,每协调沟通完一项工作后,就在表格备注栏里写上说明。我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就兴高采烈地去向领导汇报,领导看了一眼我呈报的表格后,问了我一句,如果有意外,有备选方案吗?我当时就傻了,无法回答,因为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罗胖的故事与我的往事毫不相干,但不知为何,在读他的故事时,我的这件往事就这样无理由的冒了出来,于是我把它记录下来。
细细想来,为何会冒出这件往事,可能罗胖“从想法到产品有多远”的问题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想起了这件陈年往事。
想法和产品真的不一样啊!注意想法和产品是不同的。
想法是什么?想法是你自己脑子所思的东西,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它只与你自己交流,与他人无关,你想的再好,想的再多,想的再海阔天空,那都是你自己头脑里的东西。而产品则不是,产品是你交付出来的定型的东西,它是给领导看的,给用户看的,它的好坏,不是你的一厢情愿所能决定的,这要由你交付给的对象来判定,也就是你的领导,你的用户来决定。不能说,我的想法多么的好,我多么的努力,我花费了多少心血,就一定要对方肯定你的产品。就像罗胖说的,产品与用户的交流面是非常窄的,用户只看你交付的产品,而不看你交付产品背后的东西。
从想法到产品,是一个很大的穿越。
有些人,有想法有能力,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工作,为什么?
用罗胖的话说,就是没有工作界面意识,没有把自己的思维运作和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看成是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比如,一个会开完了,能不能迅速做成会议记录,分发给参会者。一个工作在进行中,能不能及时跟进每一个协作者的进度,给出及时的反馈。这些事都在干嘛?就是让你自己的思维不是运作在自己的脑子里和话语里面,而是把自己的思维转换为可以让所有协作者都能感知得到的界面上。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就是这个意思。
资料来源:得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