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爱玩爱折腾,他们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丰富有趣,只是很多时候都没时间走近他们,被那些所谓的“重要”牵着鼻子走,像陀螺一样原地打转。
下课了,其他学生早已飞出教室。一个平时爱写爱画的孩子又在专心地点着什么了?
我凑近一看,那么细的彩色小颗粒,没有米粒大,但比油菜籽稍大一点。还分正反,一面是弧形,一面是平底。要用那细细的笔管吸起来,然后把平坦那面粘到画好的方格内。
方格有不同颜色,要对准颜色粘,几种颜色组成一个有趣的卡通图案。图案组合很像前几年流行的十字绣,区别是一个在布上,一个在纸上。
这孩子一吸一点,弄得专心致志,又有点回味无穷的样子。五颜六色的小颗粒像他手下的一兵一卒,他就是那个排兵布阵的将军。
他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别人嘻嘻哈哈,他听不见,别人打打闹闹,他看不见。他镇定自若,像是要完成一幅宏伟巨著。
听惯了孩子闹,看惯了孩子吵,这样的画面像一个醉汉的醒酒汤,让你不得不睁大眼睛,看个究竟,想个明白。
见他如此陶醉,我也觉得挺有意思。于是问他们这叫什么小玩意。
“叫钻石画,有两块的,还有三块的。”另一个嘴快的女生抢着说。
如此响当当的名字,价格竟这么便宜。我还真想试一试。孩子非常兴奋地拿出所有的小道具,并且一一介绍它们的用途。
其它东西的用途都一目了然。原来那个粉红色的小方块是胶,先把它弄在笔管里,然后去吸小钻石,往小方格里一点,它就老老实实的在纸上安家落户。
我难得跟学生学点什么,必须得留下点蛛丝马迹。于是请学生给我拍照,他们积极响应,热情高涨,一个个小师傅和小摄影师围着我团团转。
原以为我心灵手巧,可弄起来并不简单。有一种手不听使唤的笨重感。我笨手笨脚地粘了两颗上课铃就响了。
今晚把这个小活动稍作整理,记录下来跟大家分享,主要是觉得这是个值得尝试的精细动作训练。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长期进行精细化动作训练,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能促进孩子认知系统的完善。
图片中的小男生写字很流畅,我想跟他平时的无意训练有关。
为什么有的孩子写字慢且丑?为什么有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小手不灵活,不专注是主要原因。
优秀是练出来的。读过此文的妈妈,不凡跟孩子玩起来。生活中的精细动作训练很多,穿针引线,系鞋带,夹弹珠,各种手指游戏……聪明的你还可以发现更多。
跟孩子玩时千万不要灌输理论,玩得高兴,玩得专注才是最佳状态。
今天有几件不愉快的小事,但跟孩子学点钻石画,让我有新发现新收获,留下此文,也算是为这一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