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的女孩
——儿童异食癖
多年前皮肤科的陈医生介绍一个患者找我,说是一个有拔毛癖好的小女孩。看看有无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当时门诊患者很多,快到中午的时候,才见到一对农村夫妇带着两个女孩过来,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小,长得都很瘦小,稍微大一点的,带着有边的太阳帽子,进来诊室后,妈妈强硬地把帽子脱下,焦急地说:“医生快帮我看看我的女儿,不知怎么搞,总是要拔头发来吃掉”,我目测两个女孩子,估计她们年纪相差不大,大约7、8岁,一问实际年龄,一个8岁,一个12岁。大的头发差不多都被拔光了,像个光头的女孩,小的也头发干枯、稀疏,看病的是12岁光头的女孩,个子就和8岁的妹妹长得一样大。
因为反复的拔头发,并放在嘴里嚼烂吞吃掉2年多,于某年中旬份来我科室门诊就诊。
患者于发病1年多前上小学2年级时因为考试不及格,被老师批评后,感到紧张不安,两只手不停地搓动,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不安而不停地拨弄头发,将落下的头发放在手上不停地看,这样就觉得轻松一些。之后,开始不自主地拔扯自己的头发,放在手上边看边拨弄,有时放在嘴里嚼烂吞掉,有时吐在地上乱踩。在上课考试紧张时,进行拔毛并吞吃毛发后则感到轻松感。以后形成一种习惯,这样1年多来,患者把自己的头发都拔光嚼烂吃掉,然后又拔她妹妹的头发嚼烂吃掉,致使患者的头部毛发拔光,自觉外观难看而被迫一年到头戴太阳帽,上课也戴。妹妹的头发也稀稀疏疏了。
发病后,不长个子,吃东西胃口差,睡眠尚可,大便稀烂,一天1-2次,有排虫史,小便正常。
患者是胞三,母孕期无异常,家境较贫穷,读4年级,成绩中下,生活可以自理,有腹痛排虫史。
家族中父母两栖系三代无精神疾病的以及类似病史者。
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迟缓,贫血貌,营养状况差,头发明显稀少,头顶全部被拔光掉,心肺肝脾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状况检查:接触好,自诉病史,说话时总是低着头,对答中肯。自称:“见到陌生人害怕紧张时,用手拔头发,自觉轻松。以后就无故也要拔掉头发,放在嘴里嚼烂了吃掉,明知父母要责骂,但是还要拔毛吃掉,心里才舒服。”父母带来看医生,为了好看,同意医生帮助她把这种习惯戒掉。未见其它精神异常表现。
心理治疗:采取教育引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嘱咐患者如果有拔毛地冲动就弹橡皮筋,弹到疼痛并数数字,直至冲动地念头消失。久而久之,拔毛冲动和行为逐渐消失了。适当用药增强治疗的信心,改善焦虑紧张情绪,选用少剂量安那芬尼、阿普唑伦并驱虫和补充铁剂治疗贫血,补充营养物质。经过门诊治疗2个月余,拔毛冲动基本控制,偶有冲动但是可以控制住,随访1年多未出现上述症状,发育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毛发生长也逐渐恢复正常。
拔毛癖的诊断首先出现在DSM-111-R之中,它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反复拔出自己的毛发,而导致毛发缺失。同时伴有行动前不断增加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满足,愉快感。儿童期性别患病率无差别,成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拔毛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发病均起一定作用,约是四分之一以上的患者起病与心理应激因素有关,物质滥用也能增加发病的可能性。
抑郁素质被认为是拔毛癖的易患因素,不过这类病人并无特殊的人格特点。虽毛发缺失部位可有骚痒和刺痛感,但拔毛时并无疼痛感。拔毛癖常起始于儿童青少年,如起病较晚,常提示慢性化倾向,约三分之一的病人症状持续一年左右,部分病例可达20余年。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抗强迫的药物可能有效,行为疗法对部分病例有效。
我国对拔毛癖诊断标准为:
1.符合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标准。
2.有强烈的拔毛的欲望并付诸行动,伴有行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感。企图控制这一行动,但经常失败。
3.可引起皮毛缺失。
4.并非皮肤疾病或由于幻觉妄想等其他精神障碍所引起。
本例患者以反复不自主地拔扯头发,并且嚼烂了吃掉为主要临床相。还吃掉妹妹的头发,检查其生长发育迟缓,有肠虫症和缺铁性贫血。除拔发外,还吃掉毛发,考虑由于缺铁原因,还合并有毛发异食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