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选自《桃花源记》)
(二)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节选自《郑板桥开仓济民》
①留牍:公文。②潍县: 地名,今山东潍坊市。 ③ 值:遇,遇到。④谴:谴责、责备。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异渔人甚异之属引凄异(《三峡》) 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景色有什么作用?
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总结概括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C(A.异:对……感到惊异/异常;B.舍:舍弃/房屋;C.去:离开/离开;D.道:说/道路。)
2.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
3.第一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展现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4.①国家太平,没有战乱;②民风淳朴,生活富足;③政府官员勤政爱民,体恤百姓。
参考译文:
(二)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得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做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