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振是水浒里少有的军事技术人才,说这话是有道理的,大部分梁山将领都是依靠自身的武艺,唯有凌振,是古典小说当中少有的以火器为攻击手段的武将,作为水泊梁山难得科技人才,在原著中描写凌振的武功一般,但是凌振既能够造炮,又能够使炮,是真正的全能型的炮兵人才。
凌振的火炮技术十分厉害,书中描写此人的火炮可以攻击十四五里以内的地方(秦汉时期一里地四百多米),十四五里也就是六七千米的距离。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日军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的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有效射程不过1550米,凌振的火炮如果能广泛使用,完全可以在未见到敌人的时候就消灭敌人。
凌振这是绝对的超距离作战,别跟我提什么花荣的箭也别跟我提张清的石头子,这种东西在火炮面前只能是小儿科的东西。
但是我们知道凌振归顺梁山后,几乎就没他什么事了,他排到为五十二名,这简直就不把凌振当专家,后来给安排一个职务——专造大小号炮,等等,什么是号炮,宋江想怎样?你让一个炮兵专家制造发令进攻助威的号炮?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重武器专家竟然变成了发信号的人了。
但无论怎样,凌振都是真正水浒当中的高手,他生动的解释了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无论你林冲呼延灼关胜秦明董平这五虎一块向上冲,人家凌振轻轻点了火,轰的一声巨响,什么五虎将八骠骑,通通会被凌振这一炮干掉,这是绝对技术碾压。要不怎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不过凌振虽然没受重用,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方腊手下的包道乙怒砍武松胳膊,最后还是凌振二话不说,一炮过去包道乙灰飞烟灭,看到了吧,这就是凌振的价值所在。
凌振同志的结局不错,水浒里真正有技术的大多数也都得了善终,凌振同志在征讨方腊后依旧入朝为官,结局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