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洋洋洒洒60万字的小说,一直捧在手中从武汉到山东再到武汉,上了飞机又坐了火车,十天的时间手不释卷地读完了。没有像以往的习惯那样潦潦地在书封三写上一段读书笔记,而想结合最近的所思所想写篇成文的读后感,嗯,《人性的枷锁》真的值得。(以下内容含部分剧透,想读原文的慎入)
毛姆是个太有趣的人。
我们知道毛姆,大多是从《月亮和六便士》,我是初中读的这本书,经过几个人生重要阶段再来结合《枷锁》回想这本书,感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难看出,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看来,十岁成为孤儿,先后学习了会计、哲学、医学并且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上曲折的人生经历,都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从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文中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都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毛姆在这样的人生空间里,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有足够的腾挪之处,更利于想象力的发挥。为了艺术理想的一往无前,追求浪漫爱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手中的笔如同医生手中的锋利的手术刀,往往直达病灶。他的《刀锋》、《面纱》等无一不是对人性的深刻解剖。很多阴险的小心思甚至连读者自己都不愿承认,却会在阅读毛姆作品的时候从字里行间读到,心里一惊(这种感觉在读陀老的书里也会有)。世人有多少病毒疮口,冷酷与刻薄都被掩盖…我们读完会发现,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且极为正常的一部分。
《枷锁》可能是最接近毛姆自传的一本小说。说到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天生有一只跛足,年幼丧亲,被交由做牧师的大伯照顾。大伯生性凉薄,菲利普仅对伯母有些许感情。在皇家公学读了中学,因为他的跛脚,童年时期,在学校受尽嘲笑,这也让他早早摆脱懵懂,开始清醒而苦涩的认识自我。在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强烈,一种与他人的隔阂感会随之产生,只是这种离群索居的感觉往往不足以让人察觉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不同的。
说到自我意识觉醒,观察身边的孩子的成长就可以看出来,有的觉醒的早,有的晚,每个人可能都处在不同觉醒阶段。也可以解释为我们口语化的“开窍”。自我意识感不足的人就像生活在蜂巢里的蜜蜂,有时我在想,或许他们才是生活中的幸运儿,有什么事总是能一呼百应,而幸福感也来之甚易,总是很容易自得其乐。你会看到这些人在公园里翩翩起舞,在足球比赛的场边振臂呼喊,或者围在某游戏或综艺、肥皂剧周边八卦叫好。正是因为有他们,人类才会被称作社会动物。其实这和我们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尽管每个人都能同样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绝非人人都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聪明伶俐被校长看好的的他放弃了考取大学的机会,看着表里不一的伯伯,作为牧师的职业却说着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的话,发现自己深信不疑的宗教信仰也被颠覆,不想跟随着伯父做牧师,而执意去德国学习,这也是第一次有人直面他最在意的天生的缺陷,第一次彻底放弃对“祈祷上帝”的依赖。这段直面人生缺陷的段落里,我想到的问题是:每个人的人生起点都是一样的吗?或者说上帝真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吗?答案很现实,并不是。疟疾、家庭、贫穷都不是公平的起点。院长说: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总是心存不满,企图反抗,那只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羞耻。你的悲残遭遇只是上帝让你背上的十字架,而之所以选择由你来负担,是因为你的肩膀比其他人都更强壮。这是上帝的好意,你应该乐在其中,不能把它视作悲伤的源头。虽然他轻而易举的就放弃了童年时期的宗教信仰,虽然他从未意识到信仰给了他源源不断的支持,但终于重获自由不受拘役的心兴奋得砰砰直跳,机智无畏深感自豪的菲利普慎重的迈入了人生的新篇章。
菲利普养成了让他受益终身的好习惯——阅读,虽然在学校里没朋友,但是这个读书的习惯,让他萌生向隅之感,仗着自己博览群书,头脑聪颖,毫不避讳的对同伴的愚昧嗤之以鼻,这种残忍的本能,让他常常犯“聪明人的错误”——直言不讳的说出事实。事实往往难听而残忍。
德国的学习,菲利普第一次对男女之情、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后来去伦敦做了一年的会计学徒,学习期间,还不知道职业方向的他虽然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能知道自己完全不需要什么,年复一年坐办公室干着毫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使他对未来感到绝望。于是又不顾伯父伯母的反对,到巴黎学习艺术。在巴黎遇见了自诩为诗人最后感染疾病也未出版诗集而化为一篇新闻报道的克朗肖(他的名言“生活就像波斯地毯”对菲利普影响颇深),遇见了坚持学习艺术但囊中羞涩最后因为饥饿而自杀的范宁·普利斯,感受到了放肆追求享乐欲望的着魔力量,生活,是逃不脱的迷,人在天地间疲于奔命,冥冥之中,为心底的欲望所驱赶,早已忘记初心,只为忙累而忙累。同时也顿悟了画画是从里到外的艺术——艺术来自于心而非脑子……菲利普悲伤而果断地发现了自己在艺术上的平庸,为时未晚。
菲利普学会了不受任何偏见左右,独立的思考问题,他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则。显然,我们世上很多规则看似顺理成章,原因不过是由于我们打小受到的教育引导罢了。为了找到答案,他将“精神自由”视若珍宝,漫无目的的在哲学书海里畅游。他察觉到一些新的东西: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世间万物无所谓善恶之分,其存在只是未来适应环境使然,似乎决定我们行为方式的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决定我们思维方式的正是我们的为人。他认识到自我控制是一种同屈服于激情一样热烈积极的行为,和那些征服疆土,发现新大陆的人相比,内在的精神生活也一样多种多样、体验丰富。使得他能不断的自我觉察寻找生命的意义的力量就是,菲利普拥有最最宝贵的底层品质——美好而善良的心。
尝试了不同的职业,加上伯母的离世,菲利普最终选择子承父业,去位于伦敦的医学院学医,那里也正是他父亲的母校。这段经历可谓是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那个让他又爱又恨,又怜又怕,在物质和情欲里迷失的女人——米尔德里德。两人之间的故事极度曲折,经历了背叛、抛弃、再背叛、坑害、再再背叛,再挣脱……经历爱情和不懂爱的人可以从她们之间的爱恨情仇里找到些许影子。原来爱始于毫无理由,爱上了可以那么爱、癫狂,忍受折磨,放弃所有尊严,倾其所有,遍体鳞伤,而不爱来真的就像一滴水消失在海洋里。这段久久缠绕的感情可谓是一段虐恋,这段虐恋让菲利普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真的隔着一面不可逾越的墙,而爱情也将是菲利普人生中最重的一重枷锁。
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善良的菲利普遇到了幸福美满的十一口之家,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而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和期待。然而战争来袭,物是人非,学业停滞,股票亏空,朋友战死沙场,菲利普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贫穷和死亡带来的恐惧。
身无分文的菲利普流浪街头,无比绝望“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付出与回报如此不相称。年少时的灿烂希冀只落得破灭殆尽的下场。如果生命是一座天平,那么伤痛、顽疾与不幸已经把一端压得倾斜不平。菲利普想到自己的一生,他希望能成就一番大事,却遭受身体残疾的屡屡打击,便是在他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也鲜见好友,总是形单影只。他的选择似乎永远是最正确的那个,可到头来竟混的最惨。那些优势未必赶得上他的人,功成名就;那些比他优势多得多的人,毫无建树。这世上一切事似乎都没有道理可言。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很明显:生命没有意义。苍茫茫宇宙中,地球只是一颗飞速运转的行星。生命发源于此,产生在一片混沌之中。而这只是这颗星球的一段历史。如同生命在此孕育而生,同样地,在其他条件之下,也会在此毁灭而终。人类,并不比其他生命形式更加重要,也从不是造物主的巅峰杰作,只是在环境变迁下应时而生的自然反应罢了。生而受难,久难而终。生命没有意义。人活着没有目的。一个人是否降生在这世上,是否还活着或已经死去,这些都是无关紫要的事。生命微不足道,死亡更无足轻重。想到这里,菲利普欢喜若狂,就像小时候刚刚摆脱对上帝的信仰时的感觉一样:似乎人生中最后一重枷锁已经从他身上卸掉,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彻底的自由。
他的卑微成为他的力量,他忽然觉得自己可以和迫害他许久的残酷命运来场勇敢的对峙。如果生命没有意义,这世间也就没有什么残忍可言了。他做过什么、还没有做什么,都己经无所谓了。失败不重要,成功也一文不值。他是这群占据地球表面很小一部分的人里最微小的一个。而他又无所不能,因为他从世间的纷乱混沌中参透了一个秘密:生命毫无意义。一旦清楚这世上本无意义可言,就能颇为自足地在自己的人生地毯上编织想要的图案。
我们总以过得是否幸福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可最终发现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而生命的价值标准其实并不在此。幸福和痛苦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是生活地毯里的琐碎细节,一同被涉及到人生地毯的花纹中,生命中的每首插曲都使复杂的图案更加精密,当面临生命最后时刻的那天,我们会因为这幅图案的完成而欣慰不已。这是对设计者本人而言最最圆满的杰作,无需他人知道它的存在,随着生命的逝去,图案也散如云烟。
他终于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残疾。这只瘸腿让他性格扭曲,也也赋予它内省的能力,倘若他四肢健全,也许就不会对美有如此独到的鉴赏力,不会这样热烈的崇尚艺术和文学,也不会因生命百态而兴致勃勃。这世上,最为珍贵是寻常。人人生来便带着瑕疵,或是身体,或是灵魂。
终于,而立之年的菲利普放弃了迷惘的理想追求,告别痛楚的爱欲折磨,迎来了崭新的人生。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要的是什么,救死扶伤的医生工作让他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而曾经人生规划里的自由旅行其实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归宿。和”自由“、”旅行“、”人生规划“比起来,对爱情、妻子、家庭的渴望超越了世间的所有。
菲利普遇到过欲望的执念者,情欲、物欲让她迷失的米尔德里德,这个女人有副好看的皮囊,但最终走向毁灭;遇到过善良坚韧的诺拉,她是苦难的抗争者,痛苦、挫折让她成长,最终获得新生;毛姆还最后给了菲利普温柔的萨利,她是平凡的守护者,温暖、有爱,最终收获菲利普的求婚。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挣脱人性的枷锁,但三十岁的菲利普终于发现,也许出生、工作、幸福、痛哭、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像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勋章都更加闪亮。
读完毛姆的文字,你可以发现,在一个人的内心,同时有卑鄙和伟大、恶毒和慈悲、仇恨和仁爱,它们并行不悖,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意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成长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单独行的道路。故事都是别人的故事,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体味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月亮也重要,六便士也重要,人性即命运,命中注定哪样就是哪样。
2022年8月13日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