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1 23:51:53|分类:天涯游记|字号订阅
不到六点,我已经走在苏州的大街上了。找了个公交站,看到有到盘门景区的公交就上去。在车上我听着大妈们闲聊,看着窗外的水乡风景,心中早已荡漾起来。大妈说的就是一句也也听不懂的苏侬软语了,果真是好听。怪不得俗语有云:宁与苏州人打架,不与山东人搭话。
到了站,下来就被江南水乡的美感动了,这是一种柔美温婉细致的美。沧桑的古建筑,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人家,江南水墨画里的一切风物都尽入眼底。看得出苏州人把营造园林的本领用到整个城市的构建上来了。这真是古城人民的福衹,是中国人民的福气。这条河是过去的护城河,从攻略中知道这又叫“子母河”,是一条传说中的喝了能叫人怀孕的河,正如西游记中说的那样。河的对面盘门古老巍峨的身影正倒映在河水之中。
时间还早,七点半景区才开门,我在横跨在河上的石桥上玩耍够了,也有点饿了,昨天竟喝酒了都没怎么吃饭呢!我准备去吃一顿苏州特色的早点了。
景区对面就是居民区和热闹的早市,我踟躇过去,看到街坊上有卖豆花的,眼馋就坐下来,两元钱一碗,豆浆一元一大杯。豆花现拌,有点象北方的豆腐硇,可是应该比较清淡。南方人饭量小,这两样就能打发了自己的肚子。可我一北方壮汉,行走又需要热量,问了豆花主人再到旁边去买点别的充饥。集市上卖得竟多是油条和煎饼这样的北方吃食,原来这条街上做买卖的也有许多北方人。买了两张粗粮煎饼回来在豆花摊上狼吞虎咽的吃了个饱。景区也应该开门了。
下面是百度里的介绍了,偷个懒。
盘门是古城南面城墙上偏西的一座水陆城门,门前临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和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盘门始建于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前514年),是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吴国都城的8座城门之一,因门上悬有木制蟠龙,以震慑南面的越国,最初称为蟠门。后来因为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改称盘门。根据流传至今的南宋《平江图》碑,当时的盘门已经坐落在今天的位置。现存的城门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在原址上重建,1356年张士诚又增建了瓮城。明初、清初、晚清和1986年都曾进行过修缮,但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的旧观。盘门是一座水陆城门,两门交错并列,呈曲尺形。陆城门分内外两重,朝向东偏南10度,两道城垣之间形成周长180米的方形瓮城,藏兵洞可以匿藏数百兵丁,适应古代防御的需要。城上筑有飞檐翘角的城楼,以及锯齿形雉碟、射孔、闸口及绞关石等防御设施。水城门在陆门南侧,也有内外两重,纵深24米,前后分置水闸和木栅,两门之间有暗道通向城楼。两侧城垣至今保存完整。历史上,苏州西、南两面的三座城门都面临京杭大运河:阊门、胥门和盘门,盘门的重要性仅次于阊门、胥门,而超过其他城门。
盘门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门、吴门桥和瑞光寺塔共同构成盘门三景。吴门桥位于盘门前的护城河上,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被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是一座高达10米的苏州最大的单拱石桥。盘门内不远处的瑞光塔,建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八面七级楼阁式砖塔,高约43米,垂直轮廓逐层收缩。历史上该塔重修重建达18次之多。在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寺庙殿宇构筑全毁,仅存瑞光塔独自耸立。
一个人旅行最大的好处就是随心所欲,和一起进来的一个东北不知哪疙瘩的旅行团蹭导游解说逛完了“盘门三景”,我就自己行动了。先到伍相庙里恭敬地鞠躬三个,因为伍子胥本人是个敢爱敢恨的大丈夫,正是我喜欢的性格,也许时光交错我们还能成为知己。然后在景区偌大的园区里随意徘徊,特别找人迹罕见的角落翻弄一下,奢望能找到比秦砖汉瓦还古老的多的砖头瓦块,企求也许能和哪个古人的灵魂做一次碰撞也不可知。园林般的景区,曲折萦回的水上走廊,小桥流水的意境,一片新绿的各种植物和金灿灿的盛开的迎春花,使双眼得到放松和满足。不经意间一簇红梅闯进眼帘,又把双眼点起火般的热情。在景区里享受了超值的快乐,又和当地早上锻炼的老者攀谈中了解了苏州的方物和参观路径,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