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公英
说到人心与人性,你会认为是很大的话题,然而,都只是来源于人的自身。
人心,人的意愿,是情感表达的主体形式。
人性,感情与理智,在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人心,为人之思源所在。人性与人心彼此交融,却又独立存在,来往遁复。
事物,原本并无感知,人心的基础上注入人性,于是,便有了流淌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深积淀的四论:
一、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论;
二、荀子“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人性本善论;
三、告子“生之谓性”“食也,性也”--人性本恶论;
四、扬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人性又善又恶论;
在当今时代下的人心与人性,不仅仅是临界与善与恶的边缘。某些瞬间,更像是投进的擦边球,用现代人擅长的方式,诠释得隐晦而又深邃,似懂非懂。
在没有战火肆意喧嚣的世界里,人心,渐渐地被蒙上了厚厚的纱,看不透,也自然无力辩争。以至于,构成一个阴影的光面,没有棱角,触碰不着。
不同的论证体系,来自不同的社会风气、家庭氛围、教育论点。
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两次不同国籍走进孤儿院的活动。同样都是孤儿,中籍的小朋友和菲国的小朋友却是千差万别。都是被家庭抛弃,被社会救济的孩子,中籍小朋友表现出来的是活泼积极,懂得感谢,是小孩天真质朴的本质,而菲籍小朋友一贯的眼红索取,让人很是心塞。理解,在没有父母教育下的成长是及其有缺陷的,可是,在同样的境遇下,不懂是国情的差异,还是人性的趋势,给人的感触很是深刻。
当然,并没有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来批判什么,这只是个人对于此现象的一个感官点而已。可事实上,在日益进步的社会大环境下,人心与人性的议题,逐渐淡薄、消逝,避而不谈。
最终,沉默的大多数,也就奠定了时代的尘封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