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3月,小爱在窗口发现远山呼啸而来的火车身影,就迷恋上了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从观察火车的动态,到竖起耳朵听火车的“呜呜”声,再到边模仿“呜呜”边催促我们等待火车,到接下来的2018每一天都让我们带他去乘坐有轨电车、地铁,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火车控” 。他改名为“托马斯 ”,全家也分别被叫做“高登”“詹姆士”“培西”“爱德华””,被他想象成了火车家族。
我一直追着孩子兴趣走的,在为他添置了小火车的轨道、玩具、印有托马斯图案的衣服之后,买来了托马斯的手工书和绘本,从此以后的连续几天,一星期,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睡前夜晚,都要听托马斯系列的绘本。
你看他,竖起耳朵,眼睛发亮,想要舔舌头的神情,看起来全神贯注,仿佛把全身心都投入其中。每听完一本,他就会长出一口气,用整个身体表现着满足,紧接着就又指指点点另一本。有的时候读起来真的厌倦,我不太喜欢一直重复,试了好多其他类型的绘本,他都不听。于是半受胁迫,半感动于他的执着,一直为他读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儿......
持续重复地阅读,使这位不到2岁半的小少爷即使不识字,也不会说话,却能用小手指出我正在阅读的对应画面。当问到一些问题时,也能用手指来回答。今年开口说话时,他就可以把绘本中的内容记下来了。
这种现象并不稀奇,这也是2~4岁的幼儿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记忆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字不差的记忆,甚至可以边对照插图边背诵。要是大人读错了一个字,孩子就会马上敏锐的指出来,纠正错误。看到孩子这样的表现,大人们往往会高兴的欢呼,我们的孩子记忆力好强,是天才吧? 但其实是孩子本身就具有的能力,读的人重复多少遍都记不住,而听的人却能把故事中精炼的语言完整地记住。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这就是愉悦地听语言所带来的力量。曾经从父母嘴里发出的喜悦的、亲切的、袅袅的语言,能让孩子听的时候的快乐翻倍,也能让孩子们用情绪感知语言所具有的魅力,于是也能从自己的嘴里发出快乐的语言。
回忆我们人类的文明史,语言经验也是先从听和说开始,再发展到用眼睛去读,用手去写的阶段。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发展,也完全遵循着人类语言的这种发展顺序。
有人会问要不要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教孩子去认字?我认为没必要过于强求。
根据调查,我国的文盲率早在2010年就低于4.08%。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全面铺开,全民识字、阅读已经不成问题。可读书,却并不是所有人的兴趣爱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只能归罪于太缺乏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也就是说多半因为幼年时没有听家人读绘本讲故事的经历。如果之前缺少声音的体验,缺乏听说的语言交流,就会导致无法通过读来吸收所掌握的文字文化,造成认字却不能读书或读不懂书的局面,即所谓的“疏离文字”与“疏离书本” 现象。而一味地沉溺于机器语言和信息传播等无生命的语言当中。
因此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识字。孩子是否为幽默的绘本捧腹大笑?是否被感人的故事感动的一时说不出来话?只要孩子愿意听、喜欢听,即使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应,那些愉悦的情绪体验也定会渗透到心灵的深处,陶冶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