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一声爆炸撕裂沈阳夜空,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突袭北大营,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那一刻起,山河沦陷、烽火连天,中华民族陷入长达十四年浴血抗战。3500万军民伤亡,刻下民族苦难与不屈的烙印。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救亡图存的长城,谱写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为铭记国耻,更是要从苦难辉煌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捍卫国家安全,全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铭记苦难,以历史清醒砥砺复兴初心。历史从未走远,警钟依然长鸣。“九一八”是旧中国积贫积弱、惨遭欺凌的缩影,更深刻揭示:落后必就要挨打,自强方能自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的残历碑上弹孔般的“1931”,如同刻在民族心头的伤疤。这段屈辱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发展就没有尊严,没有安全就没有未来。今日中国,已非昔日贫弱之邦,但历史的教训必须永志不忘。广大党员干部须以“九一八”作为永恒警钟,常怀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筑牢强国复兴的思想根基。
缅怀英烈,以信仰之光芒照亮奋斗之路。英雄虽逝,精神长存。在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宇腹中无一粒粮仍战至生命最后一刻;,赵尚志血染沙战场,不改其志;赵一曼狱中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坚定信仰之光照亮民族的至暗时刻。今天我们缅怀英烈,就是要传承他们“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牺牲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家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滋养,锤炼党性、坚定信念,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居安思危,以奋进姿态筑牢安全屏障。承平不忘危,治世不讳乱。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科技封锁到外部打压,从意识形态渗透到国家安全威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举国一致、万众一心的坚强意志,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勿忘国耻,方能警醒后世;铭记历史,才可开创未来。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勇担使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奋进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