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影视剧的跨国翻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有剧本有经验有观众群,只需要买到版权然后换个演员,多下点功夫宣传,虽然口碑不敢保证,但钱是大把的赚了。
但是有些电影是不能被翻拍的,比如伊朗电影《一次别离》,中国无法翻拍,因为我们没有信仰,大多数中国人不可能因为撒个小谎而心存惶恐。
我们也有一部这样的电影,无法被他国翻拍,这是中国所特有的官场文化,是大多中国人一看就能够心照不宣的东西,所以,这是一部很“中国”的电影。我们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情文化,好多中国人一辈子都琢磨不明白,老外哪指望的了。
西方官场讲制度,中国官场讲人情。
1994年出现了太多好电影,其中有一部叫《背靠背,脸对脸》,豆瓣近三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好于99%的剧情片。
关于中国的体制,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一句话:“中国大约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当制度之中人情太多,那升职与撤职就都和政绩无关了,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你不会拿摸事儿,也就成不了大事儿了。”想在官场里混下去,煽阴风点鬼火的本事要是没有,那可就是别人升官道路上的垫脚石了,炮灰的下场,谁都不想要。
背靠背,脸对脸,一个县级文化馆,一出官场现形记。
王双利是某个文化馆的代理馆长,已经做了三年了,一心想把这代理两个字去了,成为馆长,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这其中自是两层意味。
这就好比结婚登记,九块钱买两张结婚证,这就是一种保障,一种安全感,法律会保护两个人的爱情关系,谈恋爱分手容易,结婚之后离婚可就难了。
代理馆长意味着只要空降个馆长,王双利就立马成了副的,可要把代理两个字去了,他可就是这文化馆的一把手喽。
王双利自觉这三年代理馆长期间兢兢业业,所以在投票建议馆长人选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投了一票,但是,不但没有被扶正,反而被领导教育,做人做事要谦虚,老马要做文化馆的馆长了,作为副馆长要努力的协助老马的工作。
看,身在官场必须要谦虚,太积极进取是要被领导批评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旧如此,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尽管拼了命的劝他考公务员,他们却拼了命的逃离这官场。
只有一次的青春,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在熬人情当中蹉跎。
到手的馆长丢了,王双利自然不甘心,想方设法的给老马下套。
老马原本是个副乡长,没什么文化,大老粗一个,来文化馆当领导,那自是会受到百般的鄙夷。
这文化人使起坏来,脑子不好使的可比不了。
为了丰富文化建设,文化馆要盖一个歌舞厅,这可是老马上任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儿,得给搅黄喽。
老王叫上“心腹”李会计,和工程队的头儿“沟通”一下,故意把时间往长了拖,这下等到省卫生队来检查,一堆建筑垃圾可愁坏了老马,人家老王早就下乡考察去了。
老马一个做副乡长的哪见过这阵势啊,没有办法,只能任冷局长骂,就在大家都觉得天要塌下来的时候,王双利从天而降,拿个大塑料布一盖,得,搞定!
本来是想给老马来个下马威,没想到却得到了老马的真心感谢,虽目的没达到,但却在领导面前出了风头。
老马调上来,可还没房子,局长说要给老马腾出一套公房,王双利随口就抖出了李会计买私房的事情,刚从局长办公室出来,转头就对李会计说,老马要霸占他的房子。
这李会计虽然职位不高,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惹的善茬,把他们两个之间的火挑起来,他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了。
老马要给局长千金在馆里安排个职位,王双利说内部有个空缺,恰好可以顶上,谁让老马是个老实人呢,局长千金倒是来上班了,气的本要在这个位置的老黄给辞职了,明升暗降谁受得了,何况还是文学组的人。
这样一来,老马这个文化馆的“新人”,已经没什么人心了。
音乐组的老刘本和王双利不和,老马新官一上任,自是站队在了老马的这一边,当李会计发现他贪污公款的时候压着不说,在发工资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抖出来,这样一来他也待不住了,老马可就是孤军奋战了。
路铺的差不多了,杀手锏就得拿出来了。
抗洪救灾的照片展示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张照片,下属们给冷局长打着伞,身上脏兮兮的,但冷局长的身上却是干干净净的,连个泥点都没有。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不就是打冷局长的脸吗。
结果可想而知,老马下放了,不过领导给出的说辞是因工作安排,另有调动。
虽说这是王双利一手搞的事情,但还是在老马面前一如既往的好人形象,给老马搞了一个休假旅行,留住了他在文化馆的房子,送上一壶好酒互泯恩仇。
看,人王双利这事儿给办的,那可是相当的周到,这样的人谋不到个职位,那可真的是屈了大才。
老马走了,王双利就在家等着升职馆长的通知,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事儿稳了,要说老王不仅人情厉害,事儿也的确是干的实事儿,硬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把歌舞厅给盖起来,就在舞厅开业的那一天,却被告知,他的代理馆长当到头的,因为新的馆长要来,王副馆长可要好好扶持工作啊。
王双利也在这个时候明白了,馆长这个位子,是领导给的,局长想给,那自然就是他的,领导要是不点头,再盖一个舞厅都没什么用处。
这次来的,是冷局长的秘书小阎,这可就跟王双利自嘲的那话一样,走群众路线的,到底是比不过人家走上层路线的。
你以为上层路线老王就怕了?接着斗!凭什么他王双利就配当个副馆长。
小阎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不像老马似的那么好对付,王双利没赚到什么便宜。
儿子不成,那就老子出马。一个修了一辈子鞋的鞋匠,为了孩子的前程,也是坏的可怕啊。
小阎到王父的修鞋摊上修鞋,鞋是好鞋,被故意修坏了,他就要王双立父亲赔,这正中了老爷子下怀,梗着脖子说就不,小阎就说从王双利的工资里扣,王老爷子就跑到了医院去卖血筹钱给小阎赔钱。
王双利听到消息赶忙跑到医院制止,觉得丢脸的他跪在了父亲面前,求他不要卖血。
医院里上演了一场狗血戏码,小阎也下不来台了,在文学组老黄文采的推波助澜下,小阎下台。
这事儿之后,王双利又成了代理馆长,但众人都觉得,这回是非他莫属了,王双利却对这一切都厌倦了,他没有了斗志,也放弃了抗争。
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不再把生活都放在文化馆的工作上了,而是回到了家庭,每天买菜做饭,写字看孩子。
影片走入尾声,大街上王双利碰到冷局长,下意识的叫一声局长,不料却说:可千万别叫局长了,现在老徐才是局长。
虽是老庄似的无为结局,但直到看到最后才看出人情练达啊,这哪是王双利和老马、小阎的争斗啊。
老马一个粗人自然是做不好文化馆的工作,工作上出了岔子,冷局长自然要倒霉。
小阎做馆长之前是冷局长的秘书,他要是工作上出了岔子,冷局长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徐副局长成了徐局长,这一盘棋,他走的够大了。
原来,老冷和老徐的局长之争才是王道啊,王双利的一个文化馆馆长,能算得了什么呢?
最后那个电话,你猜王双利这回转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