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却还在反复播放白天的糟糕画面。被领导批评,和同事起争执,与伴侣闹矛盾……你的思绪,循环往复。仅仅一晚,就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长夜漫漫,辗转难眠,最后睁眼数羊到天亮。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反刍模式”。一直揪着过去,反复咀嚼不放,只会无限放大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再坚韧的神经也会崩溃。事过不追,过往不念。永远别让已经发生事情来扰乱你的心绪。将那些糟糕的回忆斩断,和那些令你不开心的事做个告别。凡事往前走,向前看,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太过费力的关系,屏蔽。
文学大家贾平凹曾说,他平生最怕的声音,就是“敲门声”。年轻时他爱交朋友,只要听到敲门声便风风火火跑去开门,边跑边喊“来了来了!”可时间久了他就发现,这些人来找他都是有目的的。有人找他捧场,有人请他画画,还有人托他帮忙找关系……“咚咚咚”的声音不断折磨着他,吵得他脑袋“嗡嗡”疼,让他不胜其烦。为此,他搬了五次家,并下定决心,没有预约突然拜访的人,坚决不开门。这才终于让他如愿一人休憩家中,内心觅得一隅安静。钱锺书先生说: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垃圾社交,不如独处。远离消耗你的人,才能为精神减负。给自己留一份时间独处,去梳理,去沉淀、去成长。当你在独处中找回内在的力量,自然能治愈内耗,觅得清欢。山下英子在《断舍离》里写道:想要让生活变得快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扔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生活如此,精神世界同样如此。过去不纠,未来不忧,得不到的不碰,太费力的不想,与自己无关的不求。思虑极简,内心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