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见格局 古人说:大事成于细,观人起于微。
一滴水里见大海。
在一些琐事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胸和格局。
明代官员蒋性中曾有一次驾小船入城,身边只带两个仆人。
遇到潮水回落,船无法前进,于是蒋性中撑船,两个仆人在岸上拉船。
这时,后面来了一个粪船,不小心和他们的船撞在一起。
粪船上的人见他衣着朴素,相貌也平常,于是破口大骂。
两个仆人一看老爷受辱,赶紧喊道:这是蒋老爷,怎么如此无礼!
蒋性中却不愿争执,反而说:哪里来的蒋老爷,不要胡说。
然后带着仆人拉船离去。
仆人问他,他们这么侮辱我们,为什么不出一口气呢?
蒋性中说:“一点小事,何必跟他们计较呢?我们还要赶着进城呢。”
同僚听说后,纷纷夸赞他的心胸。
蒋性中后来官运亨通,一路升到二品,平安致仕,活到八十七岁,五世同堂,无疾而终。
余秋雨说: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遇到破事、烂事,退一步,让一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睿智。
保持比生活高一点的心态,能让自己获得更顺心,更开心。
明朝时期的太子洗马杨守陈,有一次回家探亲,路上在驿站休息。
驿卒不知道洗马到底是什么官。
就问他,你官职是洗马,一天要洗几匹?
杨守陈见他不懂,也不解释,就说:勤快就多洗,懒起来就少洗,没有固定的数量。
这时候驿站来了一个御史,驿卒一看,赶紧呵斥杨守陈给御史腾出上房。
杨守陈也不生气,转身开始收拾东西。
结果御史一进来看到杨守陈,就开始行礼问安。
驿卒这才知道,太子洗马原来是太子身边的大官。
赶忙跪在地上请求宽恕,杨守陈却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
笑着让他离开了。
杨守陈一生为国事操劳,为国家建言献策,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最高做到接近宰相,深受皇帝信赖。
行走世间,顺心与否,不在于命运的造化,而在于容事的胸怀,处事的格局。
当一个人站得足够高,就不会被眼前的小事所束缚。
把身边无关紧要的事情过滤掉,才能把心思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如此,才能遇见更美好的未来,更优秀的自己。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做事就是修行。
人生经历的大事小事,都是来渡我们的。
在大事中提高能力,在小事里磨炼态度,在琐事中放大格局。
当你修炼好自己,其他美好都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