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半城青山半城河,满城灯火似银河

教育科学学院    24预科文    冯立

2024104284

        推开临河客栈的木格窗,晨雾裹挟着舞阳河的水汽扑面而来。这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镇在熹微晨光中渐次苏醒,青石板路上传来扁担晃动的吱呀声,惊醒了沉睡在飞檐翘角间的历史。

          漫步舞阳河畔,碧色绸缎般的河面倒映着两岸错落的吊脚楼群,艄公撑篙划破镜面,涟漪荡开层层叠叠的时光褶皱。行至青龙洞古建筑群,三重檐歇山顶式阁楼与丹霞地貌浑然天成,佛寺、道观、书院在悬崖峭壁间次第生长,飞云崖上的摩崖石刻历经六百年风雨,仍清晰可辨当年商贾、文士、戍边将士留下的印记。这座"西南悬空寺"恰似镇远文化的隐喻——在军事要塞与商贸枢纽的双重身份中,儒释道文化如同藤蔓缠绕共生。

        穿行于歪门斜道的古巷深处,石敢当在墙角静默守护,四方井氤氲的茶香里飘着盐商后裔的方言。推开傅家大院的黑漆门,三进四合院里的雕花门楣正在诉说晚清商帮的兴衰往事,天井中的鱼鳞云纹地砖吸饱了百年雨水,每一道裂纹都藏着马帮铃铛的余韵。当指尖抚过祝圣桥凹凸的桥栏,六百年前缅商驮着玉石翡翠在此歇脚的画面突然清晰可辨,二十四棱桥柱上的石狮凝望着现代游船穿过七孔桥洞,恍惚间时空在此折叠。

        暮色四合时,河岸千家万户次第亮起灯笼,光影在河面织就流动的星汉。临水酒肆飘来酸汤鱼的醇香,苗家阿妹的银饰随着敬酒歌叮当作响,转角处的清吧里吉他手正弹唱民谣。这座活着的古城从未被时光封存,明清会馆的雕花门楼下,扎染作坊的蓝靛气息与咖啡豆的焦香奇妙交融,戍边将士后裔仍在宅院里晾晒着祖传的道菜,而年轻店主正用抖音直播展示着古法银饰锻造。

          深夜独坐河畔,看月光为万寿宫的重檐歇山顶镀上银边,忽然懂得镇远最动人的并非某处古迹,而是贯穿千年的生命张力。这里每块青石板都记载着茶马古道的蹄印,每道马头墙的阴影里都蜷缩着戍卒思乡的残梦,每条暗渠仍流淌着明清商帮的算盘珠声。当现代旅人的脚步叩响古老街巷,沉睡的镇远便睁开惺忪睡眼,将六百年的故事酿成醉人的甜酒,倾倒在新旧交织的时光里。

          归程时携一罐道菜、半卷苗绣,行李箱里最重的却是那些未被镜头记录的瞬间:晨雾中老妪俯身擦亮门墩铜环的虔诚,古戏台前孩童追着竹蜻蜓跑过的笑声,以及月光下舞阳河永不疲倦的潺潺私语。这座把沧桑写成诗行的古城,终将以它特有的方式,在每个造访者的记忆里生长出新的年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