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的风最野,都带着1米的大砍刀;晋西北的城也最野,草深荆乱仍不掩苍凉的底色。风吹旧事,沙湮残年。人生不走一次晋西北,怎可说了解中国长城之伟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十年前我曾站在箭扣野长城上与人相约一次长城之徒:“要从山海关走到嘉裕关”,那个时候的我并未得见野长城之详貌,仅一箭扣如管中窥豹。直到我这次站在晋西北的野长城残垣上,才算见识到真正的中国野长城。
这一次从雁门关到广武长城;从云石堡到十三边、四十二边;又从二分关到杀虎口、西口古道。这段蒙古与山西之界的野长城廖远而厚重,尽管已剩夯土堆但荒草疯长中仍然可以想象当年雄浑壮观:墩台林立、烽燧相望,蜿蜒盘旋。大部分只余烽堠和少量边墩的夯土堆上长满茅草青蒿和沙棘,长长的茅穗飘逸如云,人行其间似风吹过脚踝。
【第一天:从雁门关到广武野长城】
长城最早建于春秋战国,后秦时大规模连接并修建加长,再到明时又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山西境内的长城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由内外长城构成的,内长城建于最险峻高山峻岭之上,是李广曾写下“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要塞;外长城是古代中国第一道防线,也是中国“农耕畜牧分界线”。内长关隘称为“关”,比如雁门关、娘子关;外长城关隘称为“口”,如杀虎口。
【雁门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雄踞于祟山峻岭之上,以险著称,宛如一道天险之关把侵犯的匈奴挡在国门之外。自战国时期设置雁门郡,此后成为历代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
赵国李牧常驻雁门对抗匈奴;蒙恬雁门出塞北击胡虏;汉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曾驰骋雁门古塞内外,大败匈奴;昭君自此出塞;宋钦徽二帝于此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李白李贺都曾西行赴关.......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都与此有关联。
鼓角远去但雄风依在,如今雁门关已成景区,重檐歇山顶的城楼有部分复建,有旧的零构件。雁楼的东面山头建有雁塔,埋藏战亡于此的将军士兵。走进镇边祠,院中青松亭亭如盖,树下祠堂供奉着杨业等将军和一些与雁门关有渊源的名人,驿站还有李白等文人曾蜗居的窑洞。
除了战争的鼓角铮鸣和风雪凛冽,这里当年也是热闹的边塞小镇。复建的驿站当年迎来送往前来的边塞诗人和边境贸易的贩夫走卒;边贸街也是业兴人旺。似乎只有门洞下光滑的石板路仍见旧时车辙痕迹,想必是六百年前甚至上千年的留存。每一个朝代的兵马和辎重人足都曾这些石板路上留下曾经来过的痕迹。
出雁门关我们直奔广武野长城,这里是一段蜿蜒盘旋于祟山连绵山脊上的野长城,南为群山峻岭北为一望无际的大同盆地。这一段是保存比较好、也是仅存还有残留包砖的野长城。
【广武野长城】
这段野长城虽不是最初模样,但它完整记录了从战国至明清的历史印记。断壁沟壑上依然有部分完好的边墩和烽燧,城墙的残垣上杂草丛生,茂盛的荆棘与茅草俨然成为长城的主人。
广武野长城被称为“最美野长城”,是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组成的。这一段长城西起忻州的白草口,东至朔州新广武村,全长约10公里。广武的明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大部分都是在北齐长城遗址上修建,它和雁门关长城一起组成中原防卫的北大门。像北大门的一把锁矗立在雁门关外,素有“北门锁钥”之称。
广武段的月亮门是后期修复,本是广武长城上残留的一个箭窗内的券洞,明万历年间修建。现在残存的拱券形状似月亮,又好像一扇门,是广武长城的一个重要标志。站在广武野长城的烽堠残堆上,巍峨雄风似乎还在。眼前是开阔的大同盆地,新广武城和旧广武城与雁门关一左一右,形成犄角之势。
站在仅可一人行走的窄小残垣上,沿着一条野草半掩青砖与土的野径行走。南望着连绵的长城一个墩头又一个墩头。进入其中一个烽火墩台内,看上去似乎是后来修复的。很多风化的砖石包砌部分剥落了,留下很多凹坑。从墩台内的箭窗券洞向外瞭望,但见阳光下山峦蜿蜒,一层层的山青色包着太阳的金边,重浪般铺叠远去。
风化的城墙残壁很难下脚,日光西下,漫山似乎只剩下这野长城了,周边喧嚣的人声也渐被风声湮没。我突然沉默下来,但愿你们也能明白我此时心境: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一路总是想近千年来的戍边战士曾在这风雪守关,西北冬日的风雪刺骨,甲胄坚如冰,城墙上风如刀割。每个时代的军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