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和平,美好,生活相对自由的年代。我们拥有随意观赏资源的能力,畅享二十一世纪以来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但是我们真的毫无危险吗?




确实,我们生活在中国。祖国愈加富强,几乎不存在被外界干扰而丧失生命的顾虑,至少,这种概率相比较世界大多数国家而言,小的可怜。同时,在美好生活的遮盖下,我们的娱乐生活是完全的自由。







我们可以随意观看抖音,轻松看完一部剧,可以对着综艺下饭。有大量的各式各种的娱乐生活,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甚至,学习与娱乐已经融为一体(因为,现在我们强调要愉快,轻松的学习)。



娱乐至死这本书,距今已经三十来年头,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所以书中所强调的娱乐生活重点指电视。而今天娱乐的倾向绝大部分已经移至与互联网有关的生活,所以在谈到《娱乐至死》这本书时,我们姑且将娱乐生活进行迁移,认定为与互联网有关的娱乐生活。







本书一开头,便强调——媒介即隐喻。即是指,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带来的影响更多在于其暗中所指。这种隐喻在于它带给我们生活方式,思想,政治,娱乐,宗教,科技等活动的巨大影响。举个例子,比如在阐释时代(即印刷业时代,文字占主要媒介地位),我们主要通过文字来参与生活。




阐释需要什么?阐释需要逻辑,需要基本常识,需要推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完整正确的写在纸张上,供他人观看。而娱乐业时代(即电视业主要媒介地位时代,现在互联网为媒介主体),我们看综艺需要什么?其实什么也不需要。









书中对将要进行的娱乐生活做了三个分析。第一,不需要前提条件。即每一个电视节目都是完整的,你不看前一个综艺节目,也不影响你看下一个综艺节目。你不需要一定的学识积累,不用循序渐进,可以直接观看。而书本学习则完全反之。




第二,不能令人困惑。因为在电视节目中(互联网时代),让观众心生疑虑就意味着低收视率,遇见难题的学习者必将要转向其他频道。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中不能有任何需要记忆,学习,运用甚至忍受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生活中,我们的一切都是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出现,因为对于娱乐生活来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第三,避开阐述。如果我们的娱乐生活,运用阐述,或者其余传统的演说方法,会让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严肃,这将是非常不利于娱乐生活继续的。所以互联网教学中,通常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加强可视性和戏剧背景来吸引观众。




如果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娱乐生活会对我们个人产生怎样的弊端。这当然不是说娱乐生活就完全没有好处。举个例子,印刷业的出现,将原本的宗教控制打破,出现了个人主义。它将知识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了学习的能力。而娱乐业对于我们的心情调节,业余生活,是不错的消遣。但是对于学习生活而言,将娱乐与学习,与不停传播的新闻,与思想融合,相提并论时,这时的娱乐,就是利大于弊。








当然,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阻挡这种趋势对于我们社会的危害。波兹曼提出了两种办法。政府阻止与学校做出改变,这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二种,学校做出改变。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要做的是,明确的知道娱乐在我们生活的地位和影响,从而降低它对于我们生活的不利影响。这也是这篇文章今日存在在这里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