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还在持续中,新一轮的水灾又肆虐而来,郑州、新乡、鹤壁……从城市到农村,万千受灾民众牵动国人的心,各方的驰援尚在进行中。
祸不单行,疫情再次反扑,南京、张家界、郑州,看着不断攀升的数字,究竟免不了人心惶惶。
这个炎热的夏季竟然是史无前例的考验时刻。
大灾大难之下,我们该如何自处?
先来了解“灾”字
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新的工作室里遇上一群热爱汉字起源的志趣相投的人,前两天一起解读了雨、灾、爱三个字,收获颇丰。
灾:甲骨文(宀,房屋)(火,火焰),表示火烧房子。《説文解字》:灾,从宀火。火起於下,焚其上也。意思是:字形采用“宀、火”会义。火从屋下烧起,焚烧屋顶。
后来词义扩大,失火、洪泛、战争等使人不得安身或丧命的劫难都是灾。
由“灾”这个字引发出另外一个会意字“灭”(简体字),类似一横压在火上,不让通气,火就灭了。
“灭”上面的这一横是由若干个点汇聚成的。可以灭火、抗灾、解除危机。这一横是由若干个人、若干份爱心、若干双手连在一起,汇聚成爱的海洋,是救人于水、火、战争的汪洋的人间大爱。
再来弄懂大爱
此时,自然要谈到另外一个字“爱”。
有灾之处亦必有爱,这个爱,(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心,同情、疼惜),表示疼惜、呵护,倾诉柔情。
“爱”造字本义是动词,用心疼惜呵护,喃喃倾诉柔情,为之奔波辛劳。
爱的对象可以是妻子可以是孩子,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民族可以是国家,凡有爱心,一切皆可为爱的对象。爱分为小爱大爱(博爱)。
一份爱若干份爱万千爱,就能汇集成爱的海洋。
我们河南灾情牵动着全国各地人民之心,全国各地各阶层,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对河南人民的关心,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这是国之大爱。
各大官方媒体、朋友圈、微信群不断在刷屏,一幕幕震颤了内心,看热了眼眶——又有谁不为之动容?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单位,包括亲朋好友之间聊天,话题总会涉及灾情和疫情,当大家都是心急如焚忧心忡忡时,竟然发现孩子会表现得很漠然——离我那么远,跟我关系不大,反正又不影响我正常的学习生活………
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孩子竟然不知道唇亡齿寒、相伴相依,不懂什么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不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呀!!
这些祖国的未来们竟然会冷眼旁观,觉得与己无关,可以置身事外?!
还需抓好灾难教育
看来,灾难教育非常有必要——
我亲爱的孩子们,也许你们真的是被保护得太好了,也许你们真的缺少了感同身受,请看看吧——
河南许昌,道路积水严重,一群孩子冒着雨在路中拦车,大喊着“不要过”,提示过路司机前方被淹,一名少年说自己爸爸的车被淹过,希望可以帮助别人避免这样的情况。
你看,跟你们一般大的孩子在雨水中践行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他们是好样的!
积水中,铲车变身摆渡船救人,载着孕妇、孩子、老人……一次又一次稳稳地驶向安全的区域。此时,哪里分得清小我大我、小家大家?一张图片诠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的孩子,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间哪有什么诺亚方舟,你我他组成的大家就是真正的英雄。
我的孩子,这灾难中,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有你的亲朋好友,你敬重仰慕的人,你能说灾难与你无关吗?
我的孩子,受灾的、救灾的都有和你一样大小的同龄人,你能说灾难仅仅是大人的不是小孩儿的吗?
我的孩子,这肆虐的洪水离我们生长的地方看似还有距离,但我们同处这一方热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是“一家”人,你能说灾难是“别人”家的不是“自己”家的吗?此时此刻,哪里还分得清你和我?你、我、大家本是一体、本是同根生啊!
我的孩子,面对灾难,看似每一个人都很弱小,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岛,有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我们也绝对不会成为一座孤岛!
我的孩子,你我的每一份岁月静好里,都有无数人在前面负重前行。
我的孩子,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场灾难,为何都能挺过来?就是因为我们团结一心,在灾难面前构筑起了冲不垮的精神堤坝,所以再大的灾难,我们都能挺过去!
我的孩子,我愿你们读懂这灾难,学会感同身受,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人!
因为,
灾难之下,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