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早晨,看见公交车司机又套上的安全卫士的袖标;次日,在后宰门60所门前的人行道上,看见两位老者戴着红袖标伫立在寒风中;3日,主干道上的街头围栏广告和电子显示屏呈现出爱国主义口号……几个月前的青奥安保模式又重现在了南京——这一切都是为了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日。
每年的12月13日被立法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个被许多南京人呼吁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就能够从国家层面对日本歪曲历史的行径予以批驳,对死难的同胞也是最大的告慰。
本周,原打算利用休假前往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的,还未成行,就从网上得知纪念馆眼下正闭馆调整中。对此,咱也能理解,毕竟重要人物将要参加这一隆重的活动,报纸上也刊登出了纪念馆今年又征集到数量不少的历史文物,这也要进行布展。
我只能选择下周(甚至还要延迟)前去参观了。
博友小毛前几日告诉我,司令部内的一字楼已恢复成民国时期的外观了。我的理解是,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已是全国文保单位,一字楼修旧如旧也是恢复历史原貌的一部分。这里还是1945年中国战区对侵华日军的受降地,历史意义十分巨大,而最为可惜的是,此处现在尚不可能对外开放。
假如能在每年的9月9日对社会团体,尤其包括大中小学生限区域开放,使之成为南京市的一个纪念场所也是可以尝试一番的——相对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里则是雪耻之地!
一字楼已恢复成民国时期的外观(博友小毛拍摄)
2014-12-09 23:07:10| 分类: 城市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