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上周五,我再次走进温泉小学,与福州精英智慧教师团队的老师们一起观摩了何慧老师的语文课《总也倒不掉的老屋》。
何老师说自己是信息化的“新手”,但她一定是个内心强大、对自我要求较高的新手,因为她是第一个主动承担任务的老师,因为我一进入她的课堂就看见了小组平板。还记得第一次王博士与傅馆来听课,那时的我,还只敢用教师的手机拍拍照,课堂中“随机挑人”的按钮突然找不到了,迫不得已用了“抢答”,却又陷入无人抢答的尴尬境地。而何老师一开始就高端大气上档次,我对她的勇气是敬佩的。
回到课的本身,这是一节语文课,让孩子们学习“预测”、“猜想”。何老师从旁批、插图、题目等方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说一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疑问。然后,老师让孩子们一边读1-10段,一边思考: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屋很老了?用横线画出来。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会运用“文字线索”进行猜想。从逻辑上来说,老师的这些活动都是要教给孩子们预测与猜想的方法,是挺好的设计。只是有些遗憾的是,何老师把自己的标准答案都实现做在了希沃课件里,通过蒙层擦除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今天我们使用的是触摸式互动电视,很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即时书写”,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生成的关键词随时标注出来。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学生的生成,也减轻了老师做课件的负担。当然,如果更进一步想,是不是可以让学生们在划线的时候,就先在自己在书上做一些标注,如这些线索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描述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两三个做好标记的书本直接拍照,来进行比较分析,也会让学生很直观地自己学习表达、书写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节课最大的设计亮点应该就是分层次教学,但让我产生最大困惑的也是这个部分。在何老师提供的教学设计里,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何老师把最后一部分“猜想写作”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作能力水平高,可以根据题目提示直接完成故事续写;第二层次,写作能力水平一般,老师提供相应的写作支架辅助学生完成任务;第三层次,写作能力水平差,老师以提供范文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述。我觉得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不错的,具有明显差异性。然而,令我困惑的是,如何判断这个班的每一位孩子属于哪种层次。何老师的做法是通过一道时间排序题来进行辨别。学生排序的出错率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处于哪个层次,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妥当的。一个孩子的时间排序出错,并不能不代表他的写作水平一定是弱的。而差异化教学之前的学生能力划分是很重要的,也是比较难的,所以,如果要开始就必须想清楚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可以参考《数字时代学与教》一书中的第26篇文章《以差异化教学打造好课堂》,来思考怎样更好地实施差异化教学。
让我特别注意到的是,在分层完成编写故事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层次的,也就是根据老师提供大框架直接来创作编写的。而第五组是第二层次的,他们的平板上收到的是有写作具体支架的材料。我原本以为,这个小组应该是老师最需要关注的,因为他们在能力测评中相对于全班水平是稍弱的,但在整个编创过程中,何老师只来了一次,解决了平板接收材料的问题,而后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在最后汇报的时候,何老师邀请了第三组的学生来讲故事。他只讲了一半,就无法继续下去了,于是何老师邀请了另一个学生来补充后面的内容。我在想的是,这个小组是第一层次能力的孩子组成,但从完成度来看,也并没有达到第一层次的要求,可见,之前的能力测评的确没有很准确地实现评估。所以,这些学生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来进行创编,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老师的任务。
而我特别喜欢的,是何老师用便签条去搜集这个班学生“乱句重组的排序”的小环节。她把搜集来的答案写在白板上,并通过反馈器进行选择,这就让答案来自学生,而且有根有据,也为后面开启思考或者探讨奠定基础。
好课总是在不断反思与改进中诞生的。感谢何老师的努力付出,让我有机会再次去感受小学生的热情,去感受小学语文的教学,当然,更从你的课堂里得到学习与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