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朋友电话里说要送我女儿一本诗集。其实,我已经给孩子买了好几本诗集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怎么兴奋。但是,当我收到书的时候,那简单亮眼的颜色让我眼前一亮,直觉告诉我内容更惊喜。
果不其然,翻开书本,那一页页画面精美又不失简单干净的风格让我爱不释手。更神奇的是,我这种对西方诗体并不喜欢的人,竟不自觉地翻看了好几页,而且那些诗那些插画,让我心里异常的平静。我很好奇这是哪家出本社的作品?回头我好好一看---果壳。
说实话,我对“果壳”并不了解,但他家这种极端追求高品质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
朋友送的《物种日历》也刚刚收到,看到包装我怀疑自己看错了。这哪是一本简单的台历,这明明就是一本书啊?简约大气的包装,干净的篱黄色散发出高端和品质。
这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一个集合了100 多位国内顶级一线科普作者和以三淼君为首的国内顶级插画团队共同打磨的作品。内涵和外观品质都不会让人失望。
一 不只是日历,更是一本书
腰封、书号、作者、印刷 …… 所有书籍该有的信息,《物种日历》都有,更主要的是,作者把一年的366天均分给了大自然中366种生物,只要你使用这本日历,每天都会有一种熟悉或是陌生(大部分是陌生,这也是科普的意义所在)的生物跟你说“hello”。每个周末的最后一天,当值的生物还会以最美的姿态出现的你的眼前。
1.使用最接地气的语言
来,看看首先出现在2020年第一个周末的生物---大熊猫。
我问身边的女儿,她正爱不释手的翻看着刚刚拆开的《物种日历》,“你知道为什么大熊猫是黑白色的吗?只要你回答地出来,我就同意用完后把这本台历送给你。” 她眨眨眼睛,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回答说:“因为它生出来就是这样的”。额,这个回答似乎也没毛病。看到她认真的表情,我忍俊不禁。
我读给她听:
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突提出,大熊猫可以用醒目的黑白皮毛,向远处的同类传达 “这是我的地盘”的信息。而生态学家蒂姆.卡罗认为,大熊猫的大白脸和黑眼圈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恐吓捕食者“我歪得很,莫挨老子!”
一句“我歪得很,莫挨老子”的四川话,瞬间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2. 这次的主题是“故事”
像上面那种巧用方言或故事拉近距离的方法,在53张生物普及中处处彰显,尤其是它与人类之间发生的有意思的“故事”。例如:欧亚水獭。
《哈利波特》的作者J.K 罗琳说过,如果不写《哈利波特》她想去给水獭量体重。水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爱玩的天性。不管是幼年的还是成年的水獭,他们都喜欢玩“滑梯”的游戏。拥有这么好的性情,真让人羡慕。如果我们人类也永远保持快乐愉悦的心情,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愁眉不展了吧。
3. 纯正的价值观引导
我记得孟非曾说过,虽然他和女儿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是他不会带女儿去看动物的杂技表演。因为,一想到那些本该在属于自己的家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的动物被人类逼着做各种滑稽的动作的时候,他笑不出来。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从动物的角度考虑过。听孟非这么一说,我瞬间特别同意。人类不是地球上的主人,我们和其他物种一样都只是一种有生命的物种而已。
在《物种日历》中,作者在介绍“亚洲黑熊”时明确表达的类似的观点,他说:
好的动物园应该成为自然教育的一个窗口,而这,要以保障动物福利为前提。
看到这正正的价值观,我更愿意把这本日历送给女儿了。她从中吸收了不仅是知识更有价值观的引导。
二 这不是一本书,本质是日历
物种知识的巧妙普及的确让这本日历看起来像一本书,但是它的本质也的确是一本记录时间的日历,只是它比其它的日历更有知识涵养,更有品质而已。
如果说科普知识奠定了它的分量,是日历的灵魂,那么高端大气精巧的外观设计就是它吸来一众粉丝的招牌。
1. 干净明亮的插画
53张动植物的插画,或简单明了或色彩干净纯正不落俗套,瞬间提升个人品味档次。在繁杂忙碌的工作中,不经意的一瞥也会给人带来片刻的宁静。
2. 精巧的设计
顶端磁扣+挡板设计。掀开挡板可以撕下过去一周用完的日历页并可以放在最后面。此外,还可以沿着挡板的虚线撕下,以卡片的形式保管下来。纸张够厚,做知识卡片绰绰有余。
工作以来,每年都会使用一本台历。这么多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台历用了不少,本以为台历就是一个放在桌角被冷落的角色。这次《物种日历》让我看到,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手机日历的方便取代了传统纸质日历的地位,但只要用心真诚的做品质,大胆地改革,旧物依旧可以焕发生机,光彩夺目。 人也一样,不给自己设限,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