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前段时间翻了《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这本书,其中有一段柳传志话:复盘很重要,想想做成一件事情有哪些偶然因素,别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尤其是失败后,要血淋淋的解剖自己,不留任何情面的总结自己的不足。这样,你的能力自然会不断的提高。
后来按照这本书中关于复盘的流程和方法,采取自我实验的方式,对过去的几个关键事件,分别采用情景再现法和关键点法,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信息流、思维流、情绪流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3次复盘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做事情的过程之中,如果事先没有识别关键环节、没有对关键环节所涉及的思维和情绪进行预先了解或把控,大多数情况下,整个事件的进度,基本上是受控于这个事件中关键任务的思维和情绪,也就是说,整个事情的成败决定,不在于自身,而在于事情之中的主导思维和主导情绪,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事件中的关键人物的思维和情绪。
后来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是:了解事件中关键思维和情绪的能力,对于掌控整个事件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做事的能力,毕竟,大多数情况下,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协作才能够完成的。
而阅读《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这本书用时总计不超过3小时,也就是说,学会复盘这项思维技能只需要不到三小时的时间,而要发挥这3小时时间的价值,就算是刚刚在实际中应用了3-5次,自身就是能够体会到方法论的价值的,如果持续的应用下去,对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必然是大有裨益的。
在复盘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还原事件的过程需要掌握大量过程中的客观信息,这是整个复盘过程的基础,因此,一旦信息缺失,尤其是时间久了之后,事后复盘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但该怎样保留过程中的信息呢?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工具——工作日志法。
2、用复盘思维改造工作日志
所谓工作日志法,是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用一个工作日志表格管理工作过程,一个最简单的样例见下图:
分析上面这个工作日志表的结构,就会发现,这个表格是最简易版的工作日志表,仅仅发挥了工作日志的“流水账”功能,而要发挥工作日志法在自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功能,就需要增强工作日志的功能,见下图:
之所以这份工作日志能够自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因为这份表格增加了目标和结果两个栏目,让自己在记录任务“流水账”的时候,保持对任务目标的关注、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差距大小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原因,甚至相应的对策,以便于做好相应的准备,尽可能采取保障措施,以缩小目标和结果之间差距,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
上面这份工作日志的表格,虽然已经具备了工作日志在罗辑思维能力训练方面的功能,但是,仍然不能发挥工作日志在自我培养文字表达能力、严谨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能力,为此,对工作日志按照复盘的思路,对其进行再次改造,把工作日志当成每天及时复盘的工具,发挥工作日志在提升自我能力方面的更大价值,具体见下表:
由于在上面这份工作日志表的设计中,融入了复盘的方法论,如差距分析从路程、思维、情绪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采取情景再现或关键点法的方式,使得该表具备了复盘的功能,同时,为了避免一叶障目,在“工作小结”栏目,也可以进行持续的扩展,比如周小结、月小结,以便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复盘。
通过改造之后的工作日志,就变成了每天进行复盘的工具,也为阶段性复盘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把复盘这种高大上的阶段性活动,变成了每天要做的日常活动,提高了复盘方法论在促进自身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
3、应用工作日志复盘注意的问题
成人学习五大公理中明确提出成人学习的“体验-反思”、“演绎-归纳”两个螺旋模式,而复盘方法论的过程就是在体验之后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后继续体验的过程中,以及不断运用演绎和归纳的持续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虽然改造之后的工作日志有助于在日常工作中持续体验-反思、归纳-演绎,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应用中仍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对事情按照重要性、紧急性进行排序,而对其中重要的事情,要常常用工作日志及时复盘、阶段性复盘以及总结性复盘。
2、差距分析所需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思维信息、情绪信息,而其中的思维信息、情绪信息的获取,相对有点难度,刚开始不必要求精确判断他人的思维和情绪,关键是通过收集情绪、思维方面的信息,作出基本的假设,运用演绎-归纳最终把握规律。
3、运用工作日志进行每日复盘的过程中,虽然不需要对每件事情都复盘,但是至少要复盘一次,以便自我培养复盘的习惯和工作日志的习惯。
【更多有关学习方法或成长方法的文章,请浏览公众号:每天读一点儿(read-i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