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是从妈妈刚买的衣服开始的。妈妈来石家庄,每次都会买漂亮的衣服,让我嫉妒的是那个美,妈妈非常会挑衣服,不管哪种款式的衣服,穿在妈妈身上都会展示出一种气度。不是恶俗,而是气度,妈妈追求美,而且得到了我都羡慕的美,这让我无法不嫉妒。
但是美不是重点,我的内心戏当然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每次妈妈买衣服都在价格方面不断的突破。往往是他们俩去逛街,看中了一件很贵的衣服,但是觉得价格无法承受,就退而求其次买个稍低点的其他衣服。然后回来以后就跟我说,看上的衣服多么好看,多么贵。
最开始,妈妈对这件衣服的向往让我自责。为什么我不能毫不犹豫的满足妈妈的购物欲?有对自己能力的自卑,有对自己孝心的衡量。有时候就下个狠心帮妈妈买了,然后自己肉疼。有时候没有买,又觉得自己那么没良心。
后来,我和妹妹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妈妈一说,我们就说你的衣服够多了。妈妈自然说,不多,哪里多了。我们可能会列举都有哪些衣服,哪个季节也不缺少衣服,都那么好看,那么高档。但妈妈肯定不服气,还是会觉得衣柜里缺少那么一件,后来的后来,就会不断的说我们姐俩,你们怎么买那么多衣服,哪件衣服多么难看,都是瞎花钱……
经过这样的你来我往,我和妹妹都败下阵来。有的时候以自己的能力满足一下,有的时候就是嘴上表示支持。唉呀,那么好看就买呗,心情好最重要。主要是,我和妹妹也开始败……父母也算节衣缩食,总是说自己没钱,但是买衣服的大方总让我咋舌。我和妹妹终于无力承担妈妈浩大的物质需求,并且对于自己的不承担再无愧意。于是,看着妈妈添置每一件精品,感慨妈妈真是生错了年代。
最近的这次,妈妈去看了看朋友,在下午终于决定要把衣服买回来,那天晚上到家都已经八点了。妈妈的脸上是隐忍的兴奋。她说,我实在太累了。于是没有做饭,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就是周六,父母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进行的对话终于让我明白,妈妈又开始忐忑了。这几乎是所有买衣服的经典心理过程:内心向往——极力想要——终于得到——开始挑毛病——一次次调换——最后怅然若失。这一次,妈妈是对赠送的一条围巾发起攻击,衣服无可挑剔,说围巾颜色是不是不太好看,本来想要其他颜色的?
我说,挺好啦,你这换来换去,就会让买衣服的喜悦打折了。妈妈好像被命中,定在那里,不再坚持。我又说,说到底,你就是觉得自己不配。又想要,要了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老爹进来分析,说你一直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被满足,但是你要看看现在跟你一样受苦的人,她们是否得到满足呢?有的还是没有能力,有的有了能力却也不见得真的被满足。妈妈若有所思。
其实妈妈缺失的爱的部分是她所不自知的,所以就发展出来对于物欲的无法填补,但是同时又发展出她对于衣物的天然感觉。有的时候,还真的很难衡量一件事情的利弊呢。
这一次,我难得的对妈妈共情了一下,妈妈似有若悟,但是让我中立的去引导,却是太难了,因为妈妈的爱好背后,还有我的一连串创伤有待修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