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3日,从沈阳开往哈尔滨的火车上座无虚席,很多因为战争背井离乡的哈尔滨人,终于有机会踏上归途,准备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在最后一节车厢中间两排对着的四个座位,坐着三男一女四个人。其中那个女人有三十岁上下,长得很漂亮,留着大学生中流行的披肩短发,正在手中把玩儿着一个金灿灿缠着红线的戒指。
女人身边坐着一个身材高大、样貌英俊的男人,三十五岁上下,正看着窗外的风景。在她的对面,也是个样貌英俊的男人,三十五岁上下,比她身旁那个男人个子稍微矮一些。这个男人并不说话,而是盯着女人手中的戒指发愣。另外一个男人年纪最长,有四十岁上下,一会儿看看三个人,叹口气又转脸看向了窗外,一会儿又看回来。
“李文,我就不明白了,结婚有那么难么,为啥一等再等?你还要耽误人家小艳多久?” 年纪最长这个男人终究还是忍耐不住,看着身边的人说了起来。
“孙大哥,这事儿不怪文哥,一拖再拖的是我。现在这情况,结婚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还没等李文说话,那个女人就接起话茬说了起来。
“宋大明,你这个妹子咋这么倔?你也不管管?早点儿结婚,早点儿生孩子,这也是给国家做贡献,难道不是这个理儿么?” 老孙又看了看女人身旁的男人问道。
“我这个妹子,自从有了文哥,我这个亲哥就成了摆设,管不了喽。” 宋大明苦笑了一声,继续看起了窗外的风景。
“得,合着我成多管闲事儿的了。不过,咱这次回哈尔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乡真正和平下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老孙也只好干笑了一下说道。
一直没说话的李文看着那枚戒指,心里响起了过去的声音。
“等打跑了鬼子,我要你亲手给我戴上……不许说对不起,是我不要戴的,我想回到哈尔滨再戴……文哥,我们一定会回到哈尔滨,过上好日子的……” 这一连串声音在他的脑子中回响起来,萦绕不断。
他伸手过去,握住了那双纤细柔软、有些凉的手,抬起视线看向了那双清澈透亮的双眸。他又拿起了那枚戒指,却被宋小艳抢了回去。
“你想都别想,我说不戴,就不戴。” 宋小艳看着李文,笑了笑说道。
李文也笑了笑,只好看向了窗外,继续回想之前发生的事情。1937年他带着宋小艳从南京那场人间浩劫中活了下来,然后跟着宋大明去了陕北。宋大明到陕北没多久就参军了,这一去就是八年。他跟宋小艳则进了抗大,毕业后一个做了干部一个做了外科医生,这一干就干到了日本投降。
就在一个月以前,宋大明回到了根据地。老孙把他们三个叫到了一起,让他们跟着自己回哈尔滨,参与重建家乡的计划。
“咱们哈尔滨虽是最早摆脱鬼子的大城市,却是被他们摧残最久的大城市。我们这次任重而道远啊。我和李文会进入警察局工作。” 老孙说。
“警察局里军统特务不少,我们还得小心才是。” 李文说道。
“所以才让咱俩去。咱俩都不是党员,不容易被发现。你的发小老王和打前站的张大山已经给咱们准备好了。张大山的老婆是市医院的护士长,介绍小艳去市医院做外科医生。” 老孙继续说道。
李文和宋小艳听完,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此时宋大明却一言不发,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在院子里读书的小孩子发愣。
“大明,你在想什么?” 老孙问道。
“我……不知道……离开家这么多年……已经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 宋大明有些一反常态,说话犹豫起来。
“我们这次的任务涵盖公安、医疗和文化。所以你的任务是做回老本行,去报社做记者,社长是你的老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