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理想”又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拿到这个期中作文题目,我审视了很久,思考了很久,久到以至于好几个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可是我不是武训,大睡三天就能够明心见性,找到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兴办义学。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更加焦虑,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不能以始为终做好当下规划的感觉太过痛苦。
于是重新拜读师兄师姐的职业理想作文,我也更加理解商学院推崇“立身以立志为先”的重要性,没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光芒照耀,人生终将黯淡无光,度日如年!
也许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博弈的过程,不断自我认知和赋能突破的过程。
我很庆幸自己遇到和君商学院,她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不断给予我方向引导和方法指导,让我在迷茫中不断找到自己的定位!
01
自我认知,为职业规划蓄力导航
首先是出身背景,1993年我落地在一个传统村庄的农民家庭,虽然一直以来的生活拮据,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精神上的富足。
村庄建立在山水之间,自然风景优美,村里的人们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没有上学之前,爷爷奶奶去地里耕作,酸枣树上砍下一枝,足够我在旁边边吃边玩一下午了,玩累了还可以坐在地边欣赏一望无际的大水库,童年里的玩具大多也是爷爷用杨柳树枝等天然材料做的。
这种纯天然毫无约束的生活让我养成了热爱生活、随性自由的生活态度;村里的人们一般都淳朴善良,待人真诚,邻里之间互帮互助。
所以在这里成长了13年,身上自然带有这种优秀的特质;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让我从小受其熏陶,也注定自己骨子里有一份做事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冲劲。
理工科教育背景,逻辑思维能力根深蒂固,这使得自己具有超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原本我以为自己只能从事技术类的岗位,来到商学院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渐渐养成发散性的思维,这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我希望自己能够系统的建立理工科+商学的复合式知识背景,立足于工程和公益教育领域,聚焦产业互联网,发光发热。
02
不甘平凡,在折腾中努力前行
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努力。从小家里人就不断的灌输“你要考一个好大学”的思想,每每看到他们因为知道我考试拿了第一的微笑,自己就动力十足,我不想让家人失望,我希望用自己的不断努力去改变家人的生活,让他们不在那么辛苦,这大概是我23年来一直不断折腾的根源吧。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回首过往经历,隐约可以看到自己未来。
小升初的时候,爸爸帮我联系了一所重点初中,三年的努力学习换来了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
当时老师找我谈话说“如果你确定保送,那就没有机会参加中考,去一所更加好的高中”,我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告诉老师“老师,我参加中考”。
虽然最后差几分没有去到心仪的高中,但是还是来到了当初保送的那所重点高中。
可是有时候上天就喜欢和你开玩笑,连班主任都没有想到班级第一的我会高考失利,那是我高中三年考的最差的一次。
出成绩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三天,然后对爸爸说“我要复读”。爸爸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心理压力太大,第二年还不一定能考的更好,建议我去调剂的学校。
并且他带我去调剂学校呆了几天,让我去感受一下大学的样子,回来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那不是我想象的大学校园,我要复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大学。
初入大学,终于不用只学习了,所以疯了的玩。加入轮滑社团结交到大学好友,加入学生会宣传部学习绘画新闻稿写作和文案策划,加入工商企业管理协会学习商学知识。
也有去偏远山区支教21天,有说走就走的海南7天行,还有两天徒步100公里的毅行......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自己不甘平凡的心,勇于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只是折腾了这么久,发现自己有点跑偏了,所以大三开始,收心学习,目标考研,再给自己争取三年的时间培养一个好自己。
于是摒弃一切外界干扰,投入专业课的学习和考研备考,也在大三那一年成绩从年级50名考到年级前五,班级第一,申请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甲等奖学金,也因此顺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读研。
这种成就感才是我想要的,那是为了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充实感。
有时候想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保送,选择了去私立学校,选了坚持在自己的复读院校,选择了大学安安静静好好学习毕业工作,那今天的自己是不是会过的更加轻松一点?
是不是已经可以不在问父母索要生活费?是不是继续维持着让人羡慕的感情?可是人生没有如果,我想在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吧。
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就是一个外表温柔内心不安分的小姑娘,就是喜欢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经历磨练自己,就是喜欢去冒险去试错,就是喜欢为了值得事情付出所有,就是喜欢公益事业不计回报。
而所有的这些都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独当一面,能够在社会中有所担当,将发力点放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
03
成人达己,做有温度的产品经理。
“人生在世,当有肩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便深有感触,一路走来,之所以自己敢于这么折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遇到了很多贵人或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这让我从小就有这样的志向——让自己变得强大,然后回馈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并且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经过半年在和君的学习,跳出专业的局限性,我发现原来自己除了做可以搬砖的技术员,还可以做房地产行业的产品经理。
于是开始了解这个岗位,它是一个能够快速学习和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助力企业和人成长的平台。
有着高压快速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培训和成长体系,符合我毕业初期想要入职的企业要求,同时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人达己,成为一名有温度的产品经理,聚焦于工程领域和公益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
首先工程领域自不必多说,自己本硕就读的专业土木工程和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让自己具备了专业的知识和行业认知,比起纯粹做商学咨询的同龄人有先天的优势。
万科、中海、碧桂园、华夏幸福等同为房地产却有着不同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中交集团下属的多家子公司各自业务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吸引无数港行人才齐聚于此。
而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多数是沿着“业务—人才—架构管理—文化体系”的路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缓慢,想要突破就要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和文化。
而沿着“文化体系—人才—架构管理—业务”的路径发展,虽然开始发展缓慢,但是一旦业务点打透,则能够快速成长,就好比和君商学院的发展。
后一种路径涉及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这个工作谁来做?怎么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希望自己能聚焦于这个点,集中发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项目实操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分析方法体系,不断完善,来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如果说毕业后的前十年自己要在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聚焦个人成长,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希望通过自己工作上积累的经验、人脉和资源,来建立一个慈善基金,推动公益教育的发展。
同时搭建一个职业培训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遇见真正的自己,找准定位,有一个好的发展。
“空有情怀是做不成大事的”,所以我选择做一名有温度的产品经理,用事业的发展支撑情怀的实现,不骄不躁,相生相伴,直到终老。
04
将心注入,为理想全力以赴
深度剖析,下定决心,执笔写下点滴感悟,至此如释重负,一片光明。
与其说是理想的确立,不如说这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不断的推翻——论证——完善,最终给自己找到一条通往人生顶峰的路。我不知道这条路自己是否一定能坚持走下去,是否能走好。
但是我愿意为此将心注入,做好合理安排,一直在路上。
每一个阶段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能做出的规划也是不完善的。好在,通过和君半年来的学习,自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和不断复盘的习惯,争取自己能够利用好习惯成就一个好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迷茫到此为止,人生正式开始。这一年注定又是一个收获感动和成长的转折点,成人达己的修行路上,希望自己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