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需要特别提醒自己:当事人在抱怨问题时,不等于他说明了他要 的目标。举例来说,当一位太太向咨询师抱怨:“我一直在跟我先生吵架,吵 了很多年,我不想再这样吵了。”此时,咨询师可问问这位太太期待的晤谈目 标是什么。若她的答案是“不要再吵了”,咨询师不要接受,因为这并不是 SFBT式的目标答案。咨询师可以接着询问:“你希望你们两个不要吵了,那 么(instead)你希望你们两个的互动是什么样子? ”咨询师千万别预设自己知 道当事人的目标,这位太太的目标很有可能是“恩爱沟通”,可能是“井水不 犯河水”,也可能是“分居或离婚”。即使当事人回答是恩爱沟通,咨询师仍 可再追问对她本人来说,恩爱沟通的定义以及双方的行为表现为何,毕竟同 一词汇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定与期许。亦即,咨询师无法从当事人的 诉苦或抱怨中,清楚确认出当事人的目标。咨询师需从当事人口中探求到 当事人期待、所欲的正向目标为何。当能了解当事人所欲的正向具体目标 为何时,咨询的方向才会明确,当事人也才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方向为何,此 时晤谈的效率也才会随之提升。
中原焦点团队焦点初级32期梁怡2022年2月19日坚持分享第94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观察型建议,是依着晤谈中搜集到的资料,建议当事人特别去注意可用 的解决方式。例如,在晤谈结束时,当事人没有发展出目...
- SFBT相信,当事人能定义问题,也能定义目标,而且,咨询师不能改变 当事人,只有当事人能改变自己。因而咨询目标应该...
- 在 SFBT的晤谈中,咨询师会紧扣当事人此刻目标之方向,积极引导或反映当 事人与目标相关的例外成功经验,或...
- 目标是在当事人控制内、合于现实、实际可行的、符合成本效益的、可 以承担的,以及最重要的,是于晤谈后“立即可行”的小...
- 设定目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总是在做这件事。Dorner曾说:“我们都想做些 什么来完成我们的行动,或是避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