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了,大类上可以分为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两类,共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需求并不依次出现,他们同时存在,只是不同阶段的迫切性、强烈程度不同。而对于激励员工,要根据员工最迫切的需求阶段不同,使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用自我实现的手段,激励生理需求阶段的员工,他会觉得你很二,用生理需求的手段,激励自我是现阶段的员工,他会觉得你很LOW,所以,找准阶段才是关键。
双因素理论说明,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东西是她应得的,你给他他不会感激,但你不给他,他就会骂死你,这个就叫做保健因素,相反,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样东西,他喜出望外说太好啦,那这东西就叫做“激励因素”。这就是双因素理论,人们不会因为得到保健因素而满意,智慧因为得不到而不满,相反,没有激励因素没关系,但如果有了,会备受激励。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识别出什么是保健因素,什么是激励因素,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意外幸福感就是用偶然和不可预测的激励,让员工觉得太好了,这就是一种激励因素。但是要避免激励因素变成保健因素。
期望理论::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
期望值就是做成这件事的可能性,效价就是你对这个激励有多“渴望”,也就是激励水平=可能性*渴望度。我们不仅要关注激励的容,也要关注员工被激励的整个心理过程,员工被激励的心理过程有三步:第一步,员工觉得个人努力可以达成个人绩效;第二,员工相信个人绩效可以获得组织绩效;第三,员工渴望,组织激励用以满足个人需求。
所以在制定指标的时候,要设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为了避免“棘轮效应”,确定指标时,要确保80%的员工能完成最低销售指标,如果大部分都完不成,不是这些员工有问题,而是指标有问题。
绩效是公司的目标,奖励是员工的目标,只有把两者关联起来,才能有激励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有意义、有难度,但可以跳一跳够得着的绩效本身,自带激励作用。换句话说,讲明白做这件事的意义,可以省好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