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德之本也。”这句话出自《孝经》,是《孝经·开宗明义章》,也就是第一章最核心的一句话,其实也是整部《孝经》最核心的一句话。原文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它这儿生发出来的。
今年大年三十,是陪伴九十周岁的老父亲在医院度过的。
不用说,除了医院的医务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坚守岗位之外,相信没有任何人愿意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停留,更别说是中国传统中极端重视的大年三十了。
医生几次人性化的关心提醒之后,得到我确定无疑意思是,为巩固医生为老人家治病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就不往家折腾了。
您捧着我长大,我陪着您变老。这也是遵从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其实,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看着老父亲的身体一天天变好,让我更开心、更重要的了。懂事的妻子,每逢大事都不糊涂,早已经准备好了老爸喜欢吃的饺子,打车送到了医院。
大家都知道,《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相传是孔子所作。为什么儒家如此重视《孝经》?或者说为什么儒家如此重视孝的观念?其实根源就在这句话。
因为亲子之情是一种天然情感,孝也是人类出自本能的一种感情。比方说,《诗经》里就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唐诗里头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因为儿女会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慈爱,所以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父母产生这种孺慕、恭敬之心,并且形成“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样很亲近的反哺式的亲子关系。
而且,儒家讲究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每个人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出发,自然会发展到尊敬别人的父母,乃至尊敬天下的老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小到大,作为接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一代人,虽然个体差异有别,但主流价值观是大同小异的。
对着窗外的星星和月亮,我内心默默的祈祷:愿老天爷保佑我的老父亲,愿老人家健康平安。
凡在此通道购买的简书会员,第二天返贝100个。购买尊享会员,第二天返贝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