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的思维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以动手操作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高明之举,她巧妙地把脑力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一个个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1.思维在做中开启
以问题为突破口设计学习活动,提出引发儿童深度思考的问题,进而组织围绕关键问题的探究活动,感受小数是在“细化单位”中产生的,进而理解小数的意小数的关键数就是0.001....体会一位小数是“1”的细化,又是“0.1”的累加;两位小数既是“0.1”的细化,又是“0.01”的累加;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以此类推。
在课堂教学中,吴老师为什么总能巧妙地抓住时机,每锐地将学生的思维随着活动的不断深人而引向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呢?一句话,还是源于吴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数学课堂的了解。吴老师知道学生需要尝试体验的过程,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老师,我们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
2、疑惑在做中释解
吴老师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成一个个与学生已有知识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从而使教学既高效又有趣。
吴老师设计的数学课堂活动是有趣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总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新奇情景,这种“新奇”抓住了学生的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近和走进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