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健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太喜欢那些一直到四五十岁还是被爱情折腾,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的人,20多岁的时候一定要为爱情折腾,那是一个特别纯粹、好的状态,可以为爱情不上课。
30多岁应该追求更多的事情,然后家庭稳定了,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我总觉得一个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应该为爱情烦恼,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比爱情更重要。”
有人认为这话说得不正确,觉得不管什么年纪都有追求爱情,享受爱情的权利。
当然,不管什么年纪,都可以追求爱情,享受爱情。
但成熟的人会慢慢理解,爱情的确不会是生活的全部。
为爱情折腰不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美德,但也未必是什么心理问题或者严重的人格缺陷,只是一种个人选择。
恋爱脑不是什么好事,不值得肯定和颂扬,但它也不是一种病,不一定非要根治不可。
现在社会的价值导向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从将爱情神化到现在网络上群嘲挖野菜的王宝钏。
网络上的风气,已经到了把“相信爱情”当成“脑子有病”的程度,鼓吹“智者不入爱河”、“谈恋爱不如搞钱”,甚至矫枉过正地攻击那些渴望爱情、勇于追求爱情的大龄女性,认为她们是被洗脑了。
我觉得这也不见得是什么进步,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都有追求爱情甚至是沉醉爱情的权利(当然我不是赞成恋爱脑,理智还是必要的)。
任何一种不伤害他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并且不应该被歧视。
还有就是,每个人的心理成长速度都不一样,任何一个年龄段,都不该被定义“这个岁数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说“四五十岁的人不应该被爱情折磨”这话的内在逻辑,还是受“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情”的所谓“社会时钟”影响。
有那种认为四五十岁就应该要成熟稳重的刻板印象,但其实难道四五十岁的人就一定需要承担家庭责任吗?
难道他或她就不能是个独身主义者吗?
不论是“恋爱脑”还是“理智脑”,这世上的男男女女都自带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程度大小不一,释放能量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些通过爱情释放能量,有些通过事业释放能量,“恋爱脑”的人可能是自身能量放多了,才会成为“恋爱脑”,但这不是什么坏事。
自古以来,爱情是大部分经典之作的主题,没有爱情这个主旋律,只有事业,人生的确毫无意义,唯有爱情事业均衡,人才配为人,无枉人世。
那个爱你的人来了,好好爱他,那个爱你的人走了,好好爱自己,在漫漫人生路上,不要辜负自己,认真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