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新茶上市,正是一尝的时候。在屯溪待了三年,可偏着每年都没买到好茶。究其原因,不知是自己太傻,还是店里深通为商之道。
徽州,山青水澈,土壤多为黄色或是红色,加之气候温和多雨,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这里的茶树大都种在低丘之上,在许多公路边上,都能看见遍布的树,有的是大片大片种植,而有的则是零零散散的,这一斜坡,那一小丘之上,更甚有在农家菜园旁随意的插上两三棵,也不知道是作为观赏还是自种自喝?说其是树,倒不如说是绿绣球,不及人高,远远看去,真是一棵放大了的西兰花!
两次买茶经历皆是在屯溪老街。老街离学校较近,经常是散步着到了。倒是也听人家说买茶去茶城呀,那是个专门卖茶的地方,转悠过两三次,虽然茶铺一家挨着一家,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初次买茶不说也罢,新来乍到,不懂行情难免碰壁。这年又到清明时节,小雨接连不断,总算等到天晴了。走在老街石板路上,隐约能闻到淡淡茶香。店家大都在门口放一个锅,炒茶用的,人多的时候,便开始亲自炒茶,宽厚的手掌在锅里翻几下,抓一小把茶叶揉搓着,如此反复,为的给旁人看看,我家的茶,手工炒制,更显真心呐!只是这真心沿街都有,也不稀奇了。
进店之后,店内设一茶几,古风古韵的,其实在我看来也就是个大木头桩子罢了,是我不解风情了罢。木桩上面放着各种类型的茶和冲泡的茶具,文雅的很。若你想喝什么,让店家直接冲泡便可。
逛了一圈,打探了价格,挑了一家热闹的进去,在店里东瞅一瞅西看一看,店家也不来招呼我们,想必看我们学生模样,买不了多少不卖也罢,真是可气!转而出来进了第二家,这家店主热情的很,介绍好几种茶给我们,还要泡给我们喝,待到一问价格,吓死个人,比旁人家贵了好几倍,真是不敢多留,匆匆逃了出来。
又转了一会,也乏了,看见门口有炒茶的,便走了进去。这次问了几种茶的价格,觉得还不错,才继续留下来,交谈中,意外得知店家是方占老乡,她是枞阳的,不自觉增添了几分好感。店家非是让我们坐下小饮一杯,我和方占本是门外汉,买茶也是因为喝水没意思,其实是品不出好坏的,奈何店主盛情难却。我们装模作样的抿了两口,味道清新,爽快的买了。至于买的是什么茶,记不清了,方占买的是我们品尝过的绿茶,味道如尝,但是两泡之后淡出鸟来。我买的红茶更过分,有股子酱菜味,定是给了我陈茶,惹人生气,全扔了!
我总觉得买茶经历是糟糕的,可现如今写了下来,心情竟豁然开朗了。美玉无瑕固然令人羡慕,而白圭之玷尚可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