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义是罗家家里第二个出去当兵的,走的时候,他身穿绿军装,戴着军帽,脚穿解放鞋,背着背包,身前还戴着大红花。他妈妈把他送到村口时哭了,是因为儿子即将离开自己,独自去闯荡,她心疼,不舍。罗林义的眼圈也红了,是因为自己即将离开熟悉的家乡,一个人到一个遥远的未知的地方,内心难免有离群的孤寂。
罗林义就这样走了,而且两年音讯全无,就连春节都没写封信回来。导致他们家大过年的连个炮仗都没放,他爸爸一直睡到别人来给他拜年才起床,妈妈双眼哭的像两只烂桃,他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看到他们的爸妈这个样子,弟弟跑出去和其他同龄人玩了,妹妹躲在自己的屋里假装学习。
春节还没过完,有关于他的各种小道消息就传开了,有的说他在部队犯了法,直接送监狱里了;有的说他训练时受了伤,部队正在处理,反正五花八门,没有好事。从此后,村里如果有三五个妇女聚在一起闲聊,罗林义的妈妈远远看到后,就赶紧躲开,这些邻居们就那么“朴实”,那嘴就像刀子,故意扎疼你,看你笑话。
时间很快到了7月份,就在罗林义的爸爸决定等天凉快些去部队看一下怎么回事时,罗林义来信了,信的大致内容是,他没给家里联系主要是想努力学习,立志考上军校。现在分数下来了,他被江苏的一所军事院校录取了,今年春节放寒假可以回家,这一下全家高兴的像过了年,他的爸爸负责在单位广播,他的妈妈负责在村里广播,他的弟弟妹妹负责在学校广播。很快四邻八村的都知道罗家又出了个有出息的孩子。于是村里的妇女们又多了句管教孩子的口实,罗林义的妈妈有时也这么说她的两个孩子:“你们要有一个像恁哥那么争气,我都省点心。”
在一家人的期盼中,春节渐渐地临近了,一天晚上,有人敲开了罗林义家的门,来者是给罗林义提亲的,女孩在乡邮政所上班,罗林义的父亲一听就想起来了,他认识这个姑娘,长得白白净净,身材也好,就是脸太圆了,鼻梁上还有几颗蒙脸痧,活像一张还没进炉烤的馕。不过,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呢,再说女孩是囯家正式工,吃商品粮的,又主动过来提亲,他们就马上应承下来了,说春节让他们见上一面。
距离春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街上都有卖春联,香,烛,灶老爷的了,可是仍不见罗林义的影子。所有关注他的人都泛起了嘀咕,家里的孩子早都放假了,他怎么还不来?
没想到最后等来的是一封加急电报,说今年春节他要回部队,因为他在部队的指导员提了干,春节后就要走,想在春节和他们在一起聚一下。罗林义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罗林义的父亲赶快让媒人和女方家里说,没想到女方那边很开明,说春节不来就不来吧,让女孩春节后去找他也行。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罗林义军校毕了业提了干了,也终于回来了。在这之前都是女孩过去和罗林义相会,两个人好像挺和得来,渐渐地,女孩就把他家当自己的家,有空就过来看一下,管罗林义的爸妈叫爸妈,弟弟妹妹叫弟弟妹妹。
这次罗林义回来,女孩特意去接了他,回来那天就是两个人一起来的。罗林义已和他当兵走那天完全是判若两人了,解放鞋换成了大头皮鞋,军帽换成了大盖帽,肩膀上也扛上了肩章,见过世面的说这肩章不同级别不同,至于他现在是什么级别,谁也闹不清。
虽然那么多年没有回来,但这次也只有半个月的探亲假,他这次来也挺赶的,一是多年没回来了,看一下家人,至近的亲戚要走动一下,二是结婚,因为提干了就可带家属,女孩也将辞职和他一起过去,很多人都为女孩可惜,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她竟不要了。
这是全村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当官”的,罗家第一个这么有出息的人,所以,这次也算是轰动一时了。
结了婚,办好手续,罗林义就和妻子回部队去了。
从此之后,再无罗林义家的闲言碎语,转而是大家都不放弃任何机会的寒暄,奉承,如果能和罗林义的妈妈一起去下地干活,赶集,那走路都趾高气昂,说话声音都故意大些;就连他家没拴绳的狗,如果哪一天跟着谁家的狗跑回去了,主人都会扔一个整馍。
好像罗家也“不负众望”,隔三差五就有好消息流出来,林义添了个大胖小子,让他妈妈过去侍候月子;林义又升了一格,现在更忙了,写信都是口述让他秘书打印出来,他签上名寄过来;家里装了电话,他们就把电话号码告诉大家,让他们告诉远方的亲友,今后可以打到他家这个电话;每一个消息都可上全村当日新闻的头条。
一天,罗林义又打电话过来,他妈妈说:“你舅家的大儿子不上学了,想去当兵,你看能不能安排?”罗林义说:“管,我看看有没有机会。”第二年,他表弟就去部队了,在部队里养猪。不久,他爸爸又说他姑姑家的孩子初中还差半年没上完,也想去当兵,刚好罗林义一个战友的叔叔在当地银行工作,说可以安排他到银行当个司机,让他尽快去考个驾照。
很快,罗林义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今天这事,明天那事,这事不仅让罗林义,就连他爸妈都很费脑筋,但碍于情面,举手之劳的事也会能帮尽帮。
很快,罗林义老家宾客盈门,他们通常都是晚上过去,有的骑着自行车过来,后座前把手上都放满了东西,也有开着车子过来的,从后备箱拿出一箱箱,一提提往院子里拎,不过,每次都见罗林义的爸爸坚决推辞,有时争的面红耳赤,竟嚷嚷的像吵袈似的,来人没办法,只好悻悻而返。
突然有一天,不知谁先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村里突然传开了,托他们办事都是明码标价的,安排一个这多少钱,那多少钱,怕在家影响不好,懂门道的都是找罗林义的小舅子,他小舅子再找他老婆,这样的。
事情越传越邪乎,不过这还不算,有一天,他的一个人亲戚说,找他给你办事儿?他能不想往上爬?说是给俺办事儿,谁知道他拿了俺的钱有没有办他自己的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些都传到了罗林义一家的耳朵里,罗林义的爸爸是个耿直的人,一下气的七窍生烟,直骂娘,发誓今后天王老子的事都不管。
不过,这还不算,有个亲戚转业回到家说:“在他手底下干,你不能比他强。”他就是罗林义。
一看这势头,罗林义和他爸彻底明白了,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从此,能不揽的事尽量不揽。
有了罗林义这样一个榜样,他的弟弟妹妹也很争气,他们都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顺利地上了大学,然后在不同的城市工了作,买了房,成了家。家里就剩下罗林义的爸妈两位老人。
罗林义爸妈的年龄越来越大,有一天,罗林义的妈妈突发脑梗,眼看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罗林义的爸爸就给他们三兄妹打电话,要求尽快过来看上他们的妈妈最后妈眼。时值韩国萨德事件,中国在黄海,渤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部队营级以上干部必须全部在岗,罗林义的弟弟妹妹们马上回了老家。
演习结束后,罗林义马上请假回家奔丧,这时罗林义的妈妈已入土为安了。
操办完后事,看着空空的院落,这个生他着他的院落,昔日和弟弟妹妹们嬉笑怒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只剩下他爸爸孤身一人,他不禁潸然泪下。于是他对他爸说:“爸,现在俺妈没了,就你一个在家,年纪也越来越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都不在身边,也不放心。要不你跟我去吧。”罗林义的弟弟也说“你去跟我也行,我知道你一辈子都闲不住,到我那里我看能不能给你找点事做,不图你挣钱,就是打发个时间。”罗林义的爸爸长叹了一口气:“我现在身子骨还行,我哪都不去,人总要落叶归根的,但是,有一点我得给你弟兄俩说。”罗林义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啥事,您说吧。”罗林义的爸爸说:“你们每年春节再忙都得回来,你们当兵的当兵,上学的上学,都出去的早,平时左邻右舍有事,也都没问过。恁妈去了,他们看着我的薄面,都会过来,如果哪一天我没了,他们看谁的脸面?所以,你们春节到家呢也摆两桌,权当套套近乎,拉拉家常。”罗林义弟兄俩心头不一颤,还是自己的爹娘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于是都信誓旦旦地说春节一定回来。
从此之后,每次回到家,不论一年几次,有时他们弟兄俩,有时兄弟中的其中一个,他们都会叫一下本家的叔叔伯伯们一家聚聚,再请上在村里有点脸面的人物吃上一顿。
再硬朗的身板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一个初冬,罗林义的父亲突然觉得右边脸木木的不舒服,都一整天了,他以为是这几天风大吹的,他用酒搓了一下,但是仍不见好转,于是他喊来了自己的弟弟,他弟弟赶紧过来送他进医院,多亏去的及时,轻微中风。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康复需要一个过程,谁来照料他呢?兄弟俩回到家,看到这种情况犯了难。
最后,罗林义的弟弟说:“我那附近有家养老院,口碑挺好的,把咱爸安排到那吧,平时有时间,我都可以过去看一下。”于是他们就和老头商量,老头说什么也不同意,自己两个儿子,要去养老院?那和没儿没女的进敬老院有啥区别?不去!难不成有一天都死不到自己家里了?
哥俩没办法,合计着那就给他请个保姆。于是他们就在一个亲戚的推荐下,给老头请了一个保姆。
邻居们不禁唏嘘,年轻的时候盼着儿女有出息了,现在是都有出息了,一家人一个在一个地方,出息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有能耐的晚景凄凉,没能耐的儿孙满堂。尽管吃喝有人侍候,但是,内心的落寞没人排遣。终于有一天老头倒下了。罗林义的弟弟只好把他接到自己身边的医院让他住下,然后边工作边照料他爸爸。
看着天天忙碌的小儿子,罗林义的爸爸一天对他儿子讲:“你把我送养老院去吧,有空你们就过来看看我。”小儿子很高兴,他爸终于想通了。
就这罗林义家的院子落了锁。
有一年刚过五一,老头就对来看他的二儿子讲:“今年咱和你哥,妹妹全家人回老家过中秋吧,自从你妈走了都没在家团圆过。”
于是罗林义的弟弟就提前通知了罗林义和妹妹。他们满口答应,都说趁着老头行动还行,尽量满足他的心愿。
日子一天天的临近了,三家人在罗林义的弟弟那里相会了,大家决定一路边旅游边往家走,难得聚那么齐。
八月十四,离家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中午吃了饭,罗林义的弟弟撇开众人,把罗林义拉到一边说:“哥,明天八月十五,咱妈没了,吃咱去谁家?住咱可以住咱家。咱们一下来这么多人,去咱大伯,小叔哪一家都不行,如果去饭店,他们面子上也过不去。”罗林义出去的早,对家里的人情世事不太熟,听他弟弟这么一说,突然醒悟了。他沉吟了一下说:“是哦,咱爸肯定心里也会很难受。”
最后,他们决定向老头撒个谎,说车子坏了,要修一下,就在这附近转一转吧。
八月十六,车子自动好了,三家人朝罗林义的老家赶去,刚到家里,一家人忙碌着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罗林义的爸爸叫住罗林义:“你们兄妹仨拎点东西去看一下你们的婶子大娘,就算打个招呼咱们回来了。晚上订两桌,叫他们一起都聚聚。明天一大早给你妈上了坟咱们就回去吧。”罗林义顺从地答应照办去了。心中纳闷,早就心心念念的要回家,现在又要马上回去。
路上兄妹仨嘀咕着老头的心思,这时他弟弟说:“我觉得咱爸还是故土难舍。”
第二天,罗林义他们上了坟,然后就直接回去了,老头一路无话,头也没回,到了养老院,在自己房间内,他叫住他的三个孩子,对他们说:“我想通了,今后我就不再回去了,你们的妈妈不在了,你们拎着东西到谁家都是客了,人家都会把你当客待。人在哪死不是死呢?你们觉着咋方便你们就咋办。”兄妹三人不禁潸然泪下,无论什么时候,只有自己的父母才会设身处地地为子女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