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一直想读,一开始是听刘润老师在其专栏里提到的,当时颇有醍醐灌顶之感,所以最近拿来研习一下。
1.本书一开始提到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利用此书。比如要在48小时之内向别人讲述本书提到的产出/产能原则(P/PC Blance),这样在你记忆犹新的时候将最后的主旨告诉别人,一定会增强你的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这也是李笑来常常提到的,学最好的方式就是教。
2.一定要以原则为自己的思维定式。我们通常会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例如一个木匠的眼里就只有锤子创造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你所绘制的只是地图,而不是地域。你拿的地图就是你的思维定式,一个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套用的万能公式。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原则,是那些值得推敲,“灯塔”式的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比如,公平,诚信,正直等等,这些都是人们人类相互信任的基础。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会向前发展;有了诚信,人们之间才愿意去合作,从而实现个人和整个群体的成长。还有,“潜能”的原则是指人类可以不断的成长进步,释放潜能和施展才华。当然,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的配合。
正如李笑来一直做的,我们只有明确概念,让这些种子在自己的内心生根发芽,让潜意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逐渐走向成功。这个过程就是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当然,整个过程需要不停的调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发现曾经自己是怎么想的,而作者是怎么想的,这样与那样之间有什么区别,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还有耐心,一个相信未来更好自己的信念。
3.成长与改变的原则。在精神领域,我们经常会抱着一夜致富的心态去学习什么成功学或者是时间管理方法,心想着一切都会因此发生质的改变。但是人心智的成长,或者是说你手里的”地图“的修改,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现在的美国追求个人魅力来解决事务一样,如同在空中楼阁,终会崩塌。
4.我们通常能在物质领域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是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理解了未必愿意接受或者时间,结果妄图走捷径,想跳过关键步骤到达目的地的人大有人在。
5.承认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梭罗说过”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6.真正的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我们追求效率,但是有没有想过,真正可能的问题可能不再与效率?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工作真的有用吗?抑或这只不过能让人对充塞了生活的人或者环境做出更快的反应?
我们是不是应该看的更深入、更透彻一些,比如那些足以影响时间、生命与自我看法的思维定式?
7.新的思想水平。爱因斯坦曾说”重大问题发生的时候,以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他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从内而外“,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动机和品德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