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阴雨天,炖一碗银耳莲子羹还不算太热,莲子清如许。一边听着锅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声音,一边读陶立夏。《生活的比喻》和《练习一个人》这两本拖了好多天,一直没有读完。我的书,只要是没有按照顺序从开头第一个字读起的,总是不能从一而终。今天要把这两本结束放起来,床头该换其它的书。
这样一种笔调清新,自然,带有文艺气息的文字,竟然是在俞老师的推荐下开始读的,两位作者风格迥然。当然,任何一个人都有细腻的一面,无可否认。陶立夏的书中,也有一些段落是描写食物以及对食物的体会。任何简单的食物,都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体会其真意的人,必然是事事认真的人。我认为是如此。
总是忘记要买一个玻璃炖锅,用的时候才想起又没买,只好用不锈钢的炖锅。银耳莲子洗好,用纯净水,红枣掰开一点放几颗,家里有亲戚送的品质尚好的枸杞,明知枸杞可以补血,可是一直无法接受枸杞的味道,于是放了一把红豆,煮开后继续小火炖,直至银耳呈胶质的状态。等到差不多炖好的时候,去橱柜找上次买好的冰糖,不知为何脑海里跳出两个字:枫糖。于是转身打开冰箱,它依然静静地立在最上层,此刻我想到守望的距离,以及那本小小的,原浆纸封面的《麦田守望者》。看着它,好像已经有半年了,或许你早已忘记了吧?
它在离灯光最近的地方,灯光的照映下,闪着晶莹剔透的光。没什么舍不得,打开吧。盛了一碗之后,滴几滴到碗里,从侧面同样看到它晶莹剔透的光。这样也算是创新,中西合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