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7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若能尚贤谦恭、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交友以信,即使没学过圣贤之道,我也认为是学过了的。”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晚年弟子,比孔子小44岁。子夏15岁即入孔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晚年受魏文侯之邀在魏国西河讲学,并由此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西河学派。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意为尊重、崇尚。“贤贤”即尚贤。古汉语中类似的用法还有“亲亲”(爱家人)等。
“易色”中的“色”历来有两种解读,一为美色,二为脸色。在《说文》中,“色”释为“颜气也”,故从后解。“贤贤易色”,是说看到贤德之人就肃然起敬,原先或有轻慢的态度也随之改变。此亦大众心理、人之常情。故将“易色”引申为“谦恭”。例如,在“将相和”的典故中,当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贤德之后,便立刻为之折服而一改往日的傲慢无礼,并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以示悔过、谦恭。
“竭其力”和“致其身”,均是尽心竭力之意。尽心竭力之于亲即为孝,于君即为忠。
【评析】
本章子夏的“事君能致其身”与孔子的“臣事君以忠”、曾子的“为人谋”而“忠”所表达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出于对专制的厌憎,很多人在心理上对于“忠君”一词比较排斥。其实忠、孝、信等儒家所倡之德,俱为儒家仁德之一端。因此对于孔子和真正的儒家而言,无论是“忠君”、“孝亲”还是“守信”,都是首先要被纳入儒家的“仁道”体系中去作整体考量的,都必须要合于仁道。否则,无论其表现得多么像“忠、孝、信”,都是“伪”而不是“真”。
比如,孔子虽说“臣事君以忠”,但却有一个预设条件,就是“君使臣以礼”。即君让臣做的事,从实质上不能有违仁道。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臣只能以仁道辅佐君主,若君不行仁道,则不应为其效力。因此,儒家之“忠君”,只能是忠行仁之君;儒家之“忠谋”,只能是忠合义之谋。
《说文》曰:“君,尊也”。古时帝王握有最高权力,故以帝王为“尊”。而现代文明社会则是人民掌握最高权力,故以人民为“尊”。因此,“君”在现代应当拥有与古代完全不同的指代对象。“君”不应再指攫取了公权力的个人或小团体,而应当彻底回归权力的本源——“公”,即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公”。孟子所主张的“民贵君轻”当然也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持。在现代文明社会,“忠君”就应当是“忠公”,即忠于人民、忠于公众利益以及忠于维护公众利益的宪法和法律等。因此,“忠”作为儒家仁德之一,并不受古今时代不同的局限。
在儒家眼里,学问的目的并非知识技能,甚至学习圣贤也只是手段,而养成仁德、实行仁道才是目的。在上一章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皆是仁德的养成科目。孔子认为,只有在仁德养成有一定基础之后,才能去“学文”,培养干事之才。
通常而言,仁德需要有一个后天学习养成的过程。但也不排除有“未学而学”者。子夏在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判定标准,认为一个人若能做到“尚贤谦恭、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交友以信”,即使其真的没学过圣贤之道,也等同是学过了的。
“未学而学”者虽然罕见,却并非没有。被誉为“千古奇丐”的武训就是其中一位。
武训生活于清朝末年,是近代中国民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和慈善家。他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贫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
武训7岁丧父,幼时家中极贫,不得已跟随母亲乞讨为生。武训每次讨得钱后,一定会买美味孝敬母亲。此即可谓“事父母能竭其力”。
母亲去世后,武训开始给人帮佣,间或乞讨,受尽屈辱。因自恨不识字,始发誓积资兴办义学。武训自20岁开始四处行乞集资,足迹所至,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每次讨得较好的衣物和饭食,武训就设法卖掉换钱。而他自己则只吃最粗劣的食物。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至49岁时,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算是颇有财力了。可武训仍然衣衫褴褛,如往常一样白天乞讨,晚上纺线绩麻,一颗心始终以办义学为念。在50岁时,武训建起了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当年招生约50余名,学费全免。之后,武训又陆续兴办了另外两所义学。此即可谓“办义学能致其身”。
义学建成后,武训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开学当天,武训先遍拜老师,再遍拜所有学生,然后设宴款待老师,而他自己则立在门外,待宴罢后才吃些残羹剩饭。武训平时常去义塾探视,对勤于教课的老师,他跪叩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跪求警觉;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跪求努力。义塾师生因而相互戒勉,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此即可谓“贤贤易色”。
武训所积钱款,很多都是社会各界对其办学的赞助。为了不负大众信任,武训一生不娶妻、不置家、不谋私利,并屡屡拒绝兄长亲友们的资助请求。武训经常唱诵:“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此即可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武训于1896年辞世,享年五十九岁。出殡当日,义学所在的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观者人山人海。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届政权,无论是清政府、北洋政府还是民国政府,均对武训先生的行动及精神推崇备至。山东民众甚至称其为“武圣人”,足见武训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广。
武训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武训传》,于1950年12月公映。1951年5月,全国掀起了对武训的大批判。1966年初秋,“十年艰辛探索”开始不久,武训墓即被掘;武训遗骨被游街示众,并遭焚尸街头;武训祠和祠中一座酷似武训本人的汉白玉雕像,以及清政府所授的“义学正”匾额等均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