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我知道有一种鱼叫“孔雀”。
那天,我坐在荷花池边,看着水里的小鱼儿发呆。那些小鱼儿只有一厘米长,动作轻快而敏捷,好像水对他们没有丝毫的阻力。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瞪着大眼睛,专注的绕着荷花池转圈子。她一手拿着小鱼网,一手拿着矿泉水瓶,不时的停下来俯身捞鱼。瓶子里,几条小鱼儿在慌乱中窜动。
显然,一位老太太也被小女孩吸引了。老太太看着瓶子说:“哎哟,这小丫头真行啊,捞这么多了,这是什么鱼啊?”
“这是孔雀鱼啊!”,小丫头没有停下来,眼仍旧盯着水里。“孔雀鱼是水草变的,它们长大了就变成孔雀飞了。我要在家里养着它们!”小女孩继续说道。
听了小女孩儿的话,我想养孔雀鱼了。孔雀鱼长大后一定很漂亮,身上也许会映衬着童话里斑斓的色彩。
家里有一个绿色的喷壶,后来喷不出水了,壶身被老婆改造成了花瓶,里面装的依旧是水,只是多了一颗水培植物。绿色的水陪植物叶子肥大,绿色的花瓶晶莹剔透,水里是长长的须状根盘绕。
我把水培摆放在了显示器旁的音箱上,眼睛累了就看上几眼。不久,我发现了喷壶新的价值——我把花瓶改造成了鱼缸。
里面装得依旧是水,除了水培外多了两条孔雀鱼。公鱼有着宽大而艳丽的尾巴,游动起来有如孔雀开屏,“孔雀鱼”应当由此得名吧。两条鱼在须根间游来游去,悠哉游哉。
那对孔雀安逸的日子不是很久,唯一的一餐后,一只被撑死了,一只三天后殉情了。我的孔雀鱼得道了,飞走了。
这次失败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自来水要在太阳下晒上半天去除氯气;鱼食不可投放过多,喂过之后及时换水。
鱼缸安静了一段日子后终于又恢复了热闹,这次入住的除了一对孔雀外还多了一只小手指肚大小的燕儿鱼。我没有给它们喂食,我的印象里鱼只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
一周后,燕儿鱼死了,我和老婆一致认为它不是死于饥饿,而是死于嫉妒。
半月前,两条鱼一直呆在水面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直到公鱼沉到水底再也不动我才意识到该换水了。母鱼在新换的水里上窜下跳恢复了活力。这是公鱼用生命换来的,公孔雀就这样默默的得道飞走了,没有吃上一顿饭,我观看小孔雀降生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一个朋友很早前就告诉我:“小孔雀是直接生出来的,母孔雀一次可生十几只,生完第一件事儿就是吃掉小孔雀”。如此离奇的出生方式不亚于小女孩所讲的“小孔雀由水草生”。将信将疑中,我很想亲自验证下。我决定为母孔雀再找个伴儿。
又半月过去了,忙于工作的我忘记了母孔雀的终身大事,半月里我只给它换过一次水。孔雀似孤独似快乐的活着,每日里听着缭绕的乐曲上窜下跳。
平淡的日子里也会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许是亲手养的花儿开了,也许是发现丢了很久的书就躺在床底。
昨天,那条孔雀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无意中看了她一眼,发现她快速的游动着,分明是在追逐一个小黑点,仔细看过去,那黑点竟是一条小鱼!她居然生小孔雀了!
小孔雀只有不到一厘米长,长得很像小蝌蚪,它动作轻快的躲闪着母孔雀的追逐。此刻我要做的是在追逐变成追杀前把小孔雀分离出来,我不敢确信母孔雀是在逗小孔雀玩或是训练游泳技巧。
换水时,我得到了第二个惊喜,水里有两条小孔雀。两条小家伙被隔离进茶杯里,它们可以安心的游来游去了。我希望它们是刚刚出生正好被我看到,否则不知有多少小孔雀被吃掉了。
我的监视和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亲眼看着一条小孔雀被生了出来,小家伙快速的游走,身后是母孔雀紧追不舍。仅5秒钟,没等我下手去抢,小孔雀已进了大孔雀嘴里。5秒钟,一个生命从生到死,来自一个身体又回到那个身体,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如此离奇的生存法则。
不愿意相信那只小孔雀被消化了,也许一会它会被第二次生出来吧?
第四条小孔雀降生了,和第三条间隔仅1分钟,这一分钟里我已做好抢救准备,小孔雀被及时救了出来。
没多久,母孔雀屁股后又多了一个小黑点,看来第五条要降生了,我已经严阵以待。母孔雀有些不安的窜动着,黑点慢慢的变长,这次生产显得很慢,难道是难产了?
终于生了出来,这次母孔雀没有追杀,而是欢快的摆动尾巴游开了。她居然拉了一卷屎。
查阅了不少资料,得知小孔雀需要加餐,我能提供的只有鸡蛋黄了。晚饭煮了三个鸡蛋,正宗的柴鸡蛋,我和小孔雀分享了两个,小孔雀很喜欢吃。
睡觉前我把母孔雀放进脸盆里,里面放了两个啤酒瓶盖和一只海螺壳给夜里出生的小孔雀避难,让它们各有天命吧。
今天早上前去检查,并无小孔雀,至此我得到了三条小孔雀。有资料说应限制喂食,因为吃的多老的快,孔雀鱼的寿命才两年左右。
纵观孔雀鱼的一生,从“母口脱险”到“孔雀开屏”;从“芳华易逝”到“红颜薄命”,有如流星燃尽自我仅为瞬间的闪亮。
想起了小女孩儿的话:“孔雀鱼是水草变的,它们长大了就变成孔雀飞了”,突然间觉得小女孩讲了一个最短、最美的童话。
我愿意相信这个童话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