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唢呐,真正的欣赏它。
从前,在那黄河畔,唢呐真正是一种极为荣耀的东西,红白喜事,无一不需要唢呐,连带着吹唢呐的人,走路都神气,脚底生风。太师椅上的座上宾,别人见面恭恭敬敬叫一声师傅,手艺人也总是骄傲的。
很多人都把唢呐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求而不得,转而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天鸣的爸爸就是如此。为了让儿子有机会学吹唢呐,千般求万般哀,求得这么一个机会。小天鸣也是勤奋的,河边吸水两个月,不偷懒,大暴雨下也坚持,这份毅力我可能没有,所以,唢呐是挑人的。不是人挑唢呐,而是唢呐来选择你。
焦三爷也是一个极为有眼光的人,众多弟子中挑中了这么一位,柔软却坚强,真诚有毅力,愿意坚守自己的誓言。唢呐是一种匠活,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才能拼了命把这活保住,把它传下去。
游天鸣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初学唢呐,是唢呐的辉煌时期,他学成接班,唢呐却在走下坡路。恭恭敬敬的太师椅不存在也就罢了,连最基本的接师礼也不行了。曾经爸妈以他学唢呐为荣,现在却嫌他吹唢呐永远也赚不了,娶不了媳妇,这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可能也是很多手艺人的悲哀。
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音乐的对弈,拥挤的人群挤向那新潮的音乐,只剩匠人卖力演出,却无人观看,看得挺难过的。游家班渐渐散去,除了天鸣,所有人都不愿意死守着这一个不赚钱的东西。所以焦三爷是对的,他找到了一个愿意传承的人。
没有看懂最后天鸣给焦三爷吹百鸟朝凤时那一袭红衣是什么意思,他的背影凄凉孤独却坚定,可能他是在用这一种方法来告诉他,百鸟朝凤会传承,他会坚持。他一个人坚守着告诉师傅的誓言,他会把这份技艺传下去。
传承从来都不是一群人的事情,从来都是一种孤独。
同伴说,可能独门技术只传一个人,也导致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消失。可是,这些艺术是挑人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只有少数能坚持下来的人,能忍受了孤独的人,才能领会。
学校北门天桥上有一个老手艺人,编草编玩具,很是新奇,一个朋友兴冲冲的去问,爷爷,能教我嘛?爷爷说,来学就行了。可是他从来没有去过。如果是我,我也静不下心来一坐好几个消失,就为了编那么一个不赚钱的小玩意。
我们走走停停,从那些美好的事物面前走过,从来没想过停留,是真的,我们忍受不了孤独,忍受不了两个月只在河边吸河水。
传统技艺的消失,与其说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如说是现代人内心的浮躁。我们忍受不了没有手机的日子,不能经历日复一日重复却没有起色的生活。我们太渴望一夜成功,却再也不会坚守,守不住心中的一份承诺,我们都太漂移。
不知道很多年以后,还会不会有唢呐,会不会有糖人,会不会有草编,这些可能只是留在老一辈脑海里的东西,可能以后会成为永远的历史,某天载入史册,中国曾经出现过这些东西。那,那些手艺人,又会重新神气了吧。
这些手艺的传承,永远是一种最孤独的存在,时刻保持内心的纯净,不受外界功名利禄的诱惑,这样,才配得上它们吧。
PS: 跟几个逗比去看的,硬生生的把一部片子看成了喜剧,我保证下次再也不跟他们去看这么有内涵的片子了。
再PS: 姑娘说,天鸣真是生不逢时。一个人很有道理的反驳了她,他生的正是时候啊,这些手艺正好可以靠他去创新啊。希望,我们的传统技艺永远不会消失,有人可以永远把它们传承下去。还有啊,天鸣哥哥自带主角光环,因为只有他长得最帅!最帅!最帅!所以,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